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机理分析与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22:14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和当前生产力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区域,但同时,城市群也是资源环境压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区。为化解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失调的矛盾,进而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城市群生态经济的耦合协调问题。本文基于系统耦合理论、生物种间关系理论、生态经济协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明确了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及其交互耦合的概念和内涵本质,深入分析了系统的构成机制和特性。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将其作为系统耦合阶段的划分依据。接着从熵流变化、共性与个性等角度着重分析各阶段的特征,并提炼出优化系统交互耦合关系的调控模式,从而全面揭示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作用机理。在方法研究方面,基于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理论分析,建立起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进行量化辨识,构建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模型和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量化模型...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生态经济交互耦合研究综述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交互耦合研究综述
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交互耦合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系统耦合理论
二、生物种间关系理论
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机制及特征
第一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外部环境要素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系统要素
三、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关联结构
第二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系统特性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城市互动特征
第三章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交互耦合关系
一、单向掠夺型耦合关系
二、单向牵制型耦合关系
三、双向释放型耦合关系
第二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交互耦合阶段及其特征
一、基于要素关系的交互耦合阶段划分
二、熵流变化视角下交互耦合阶段特征分析
三、考虑共性与个性的交互耦合阶段特征分析
第三节 优化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关系的调控模式
一、事前显性预防模式
二、事中综合治理模式
三、事后隐性干预模式
第四章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量化辨识
第一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一、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思路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及权重计算
第二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第三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量化模型
第五章 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分析
一、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二、海西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三、海西城市群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第三节 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演变分析
一、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演变过程分析
二、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演变速度分析
第四节 促进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充发挥政府宏观决策、规划引导、生态保护等管理职能
二、市场层面:大力培育环境资源市场,构建生态补偿准市场机制
三、产业层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
四、社会层面:倡导生态文明理念,鼓励绿色消费及行为方式
五、法律层面:完善生态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
六、科技层面:完备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技术体系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与经济协调度比较研究[J]. 曾鹏,朱玉鑫. 统计与决策. 2014(16)
[2]城市群的概念及特征分析[J]. 黄征学. 区域经济评论. 2014(04)
[3]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 张胜武,石培基,王祖静. 经济地理. 2012(08)
[4]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铜陵市为例[J]. 王乃举,周涛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03)
[5]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分析[J]. 楚芳芳,蒋涤非. 经济地理. 2012(02)
[6]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J]. 覃成林,周姣. 城市发展研究. 2010(12)
[7]江苏沿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金传芳,郑国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06)
[8]基于属性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熊鹰,陈昊林.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6)
[9]甘肃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量化分析[J]. 马利邦,牛叔文,李怡欣.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5)
[10]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江红莉,何建敏. 软科学. 2010(03)
博士论文
[1]城市群协同发展机理、实现途径及对策研究[D]. 袁莉.中南大学 2014
[2]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 高乐华.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 杨玉珍.天津大学 2011
[4]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系统机制研究[D]. 尹新哲.重庆大学 2010
[5]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 陈群元.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D]. 邵权熙.北京林业大学 2008
[7]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张海峰.中国海洋大学 2005
[8]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D]. 江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物流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研究[D]. 刘勇.武汉理工大学 2010
[2]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分析[D]. 张云奇.上海师范大学 2005
[3]社会系统发展论纲要[D]. 文峰.云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97383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生态经济交互耦合研究综述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交互耦合研究综述
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交互耦合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系统耦合理论
二、生物种间关系理论
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机制及特征
第一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外部环境要素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系统要素
三、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关联结构
第二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系统特性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城市互动特征
第三章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交互耦合关系
一、单向掠夺型耦合关系
二、单向牵制型耦合关系
三、双向释放型耦合关系
第二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交互耦合阶段及其特征
一、基于要素关系的交互耦合阶段划分
二、熵流变化视角下交互耦合阶段特征分析
三、考虑共性与个性的交互耦合阶段特征分析
第三节 优化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关系的调控模式
一、事前显性预防模式
二、事中综合治理模式
三、事后隐性干预模式
第四章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量化辨识
第一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一、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思路
二、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及权重计算
第二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第三节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量化模型
第五章 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分析
一、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二、海西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三、海西城市群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第三节 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耦合演变分析
一、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演变过程分析
二、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演变速度分析
第四节 促进海西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充发挥政府宏观决策、规划引导、生态保护等管理职能
二、市场层面:大力培育环境资源市场,构建生态补偿准市场机制
三、产业层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
四、社会层面:倡导生态文明理念,鼓励绿色消费及行为方式
五、法律层面:完善生态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
六、科技层面:完备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技术体系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与经济协调度比较研究[J]. 曾鹏,朱玉鑫. 统计与决策. 2014(16)
[2]城市群的概念及特征分析[J]. 黄征学. 区域经济评论. 2014(04)
[3]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 张胜武,石培基,王祖静. 经济地理. 2012(08)
[4]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以铜陵市为例[J]. 王乃举,周涛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03)
[5]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分析[J]. 楚芳芳,蒋涤非. 经济地理. 2012(02)
[6]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J]. 覃成林,周姣. 城市发展研究. 2010(12)
[7]江苏沿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金传芳,郑国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06)
[8]基于属性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熊鹰,陈昊林.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6)
[9]甘肃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量化分析[J]. 马利邦,牛叔文,李怡欣.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5)
[10]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江红莉,何建敏. 软科学. 2010(03)
博士论文
[1]城市群协同发展机理、实现途径及对策研究[D]. 袁莉.中南大学 2014
[2]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 高乐华.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 杨玉珍.天津大学 2011
[4]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系统机制研究[D]. 尹新哲.重庆大学 2010
[5]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 陈群元.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D]. 邵权熙.北京林业大学 2008
[7]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张海峰.中国海洋大学 2005
[8]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D]. 江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物流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研究[D]. 刘勇.武汉理工大学 2010
[2]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分析[D]. 张云奇.上海师范大学 2005
[3]社会系统发展论纲要[D]. 文峰.云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97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9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