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河南省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2-12-22 19:52
  构建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及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河南省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各资源型城市的生态与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度于2017年均达到高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总体上不断增长。(2)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河南省资源型城市耦合协调度起显著的促进作用,环保意识、城镇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显著。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2.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2.1.3 确定指标权重
        2.1.4 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2.1.5 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2.1.6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2.2 数据来源
3 结果与分析
    3.1 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3.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3.3 河南省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
        3.3.1 变量选取
        3.3.2 模型设定检验
        3.3.3 估计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复合系统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J]. 石培基,杨银峰,吴燕芳.  统计与决策. 2010(14)
[2]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江红莉,何建敏.  软科学. 2010(03)
[3]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特征研究[J]. 陈端吕,彭保发,熊建新.  地理科学. 2013(11)
[4]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县域交通与经济协调性评价[J]. 孟德友,陆玉麒,樊新生,史本林.  地理研究. 2013(11)
[5]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发展分析[J]. 盖美,连冬,耿雅冬.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05)
[6]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J]. 何宜庆,翁异静.  资源科学. 2012(03)
[7]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  资源科学. 2013(01)
[8]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李裕瑞,王婧,刘彦随,龙花楼.  地理学报. 2014(02)
[9]河南省“四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玉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10]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及演变[J]. 邹辉,段学军.  地理科学. 2016(09)



本文编号:3723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723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d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