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7 04:56
从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面貌日新月异,原有城市已经不能满足国民需求,城市扩大化日渐突出,城镇迅速发展,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新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资源、社会相关政策、体制等问题逐步显现,使人们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与环境、社会的关系如何做到和谐统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也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全局出发,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吉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对策。为我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伴随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我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面临很多问题,在大的环境下,我省如何规划和建设新型生态化城镇是我们贯彻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思路,要站在高度,从全局意识出发,不是简单的将农村外貌改变成城市就完成了城乡统筹、完成了城镇化,而是从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将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中。本文通过四章内容...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马克思生态观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
2.1 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思想
2.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2.1 城镇化的涵义
2.2.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2.3 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2.3 生态文明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2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困境
3.2.1 城镇化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3.2.2 工业的聚集和扩张
3.2.3 城镇化规模的盲目扩大
3.2.4 生产生活者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
3.3 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3.3.1 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困境的政治原因分析
3.3.2 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困境的经济原因分析
3.3.3 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困境的社会原因分析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4.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4.1.1 要确立城乡兼容的城镇观
4.1.2 要探索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
4.2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
4.2.1 合理分工,公平分配资源
4.2.2 加强城镇绿化建设
4.2.3 完善城镇交通体系
4.2.4 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
4.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神保障
4.3.1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4.3.2 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92615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马克思生态观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
2.1 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思想
2.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2.1 城镇化的涵义
2.2.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2.3 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2.3 生态文明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2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困境
3.2.1 城镇化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3.2.2 工业的聚集和扩张
3.2.3 城镇化规模的盲目扩大
3.2.4 生产生活者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
3.3 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3.3.1 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困境的政治原因分析
3.3.2 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困境的经济原因分析
3.3.3 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困境的社会原因分析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4.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4.1.1 要确立城乡兼容的城镇观
4.1.2 要探索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
4.2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
4.2.1 合理分工,公平分配资源
4.2.2 加强城镇绿化建设
4.2.3 完善城镇交通体系
4.2.4 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
4.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神保障
4.3.1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4.3.2 培养群众的生态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92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79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