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工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5 16:46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一直蓬勃发展,行业利润总额从2003年的472.63亿元到2014年的5032.59亿元。但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数量大为代价,并且已有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迹象。我国化工业一直污染严重。本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利用BCC和CCR模型对2003-2015年我国化工业分析得出评价。第一,生态效率是衡量经济活动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兼顾生态效益的平衡。第二,2003-2015年我国化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末端治理模式,并开始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第三,生态效率对规模化依赖程度更高。第四,Ⅰ模型(投入型)更能反映生态效率情况。随之,本文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得出:第一,外部影响因素能解释绝大部分CCR模型,能解释大部分BCC-O模型,几乎不能解释BCC-Ⅰ模型;第二,CCR模型受规模化影响程度高,所以国有企业占比是显著因素;第三,0模型受市场化影响程度高,所以产业政策是显著因素。最后,本文就影响因素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产业规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组织优化,完善进入退出机制,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加强技术创新,营造创新文化,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创新能...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0139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四种模型下化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值??3.3.2我国化工业生态效率的对比结果分析??
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反而降低了生态效率,引起它的动荡。济规律决定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而在纯粹的末端治理过程任何经济利益可W获得,并且末端治理技术成本昂贵,这无疑都降低了而导致生态效率波动。??二个阶段是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具体而言,循环经济倡导一种球环境和....
本文编号:4030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403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