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探讨
本文关键词: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使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过度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又使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而这种破坏作用反过来又会使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土地可持续利用,要想使土地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使土地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协调发展 可持续利用
【分类号】:F301
【正文快照】: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土地资源为其提供支持,虽然各界已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努力,但是大量开发土地资源、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却与日俱增,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土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反过来又会使经济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殿发,黄弈龙;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J];农村生态环境;2000年02期
2 王万茂,李俊梅;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年02期
3 张光宇,刘永清;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学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01期
4 穆广荣,陆效平;土地资源的平衡方式和可持续利用[J];中国土地科学;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鹏;安徽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叶富林;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郑泽厚,陈御生,郑宏强;试论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香溪河风景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4 张佳会,黄全富,王力;最优线性规划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5 万里强,李向林;系统耦合及其对农业系统的作用[J];草业学报;2002年03期
6 郭春华;范文鹏;;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登记法律制度的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7 赵文武;傅伯杰;吕一河;陈利顶;;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8 林彰平;基于GIS的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案例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04期
9 唐世界,韦红;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内涵及保障措施[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毛艳玲;福建省沿海地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处置问题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贾玫;;浅析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郑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处置问题初探[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管祥兵;代静;;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欣荣;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杨庆媛;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周宝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5 叶艳妹;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7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8 吕玉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张秋良;退耕还林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陈勇;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与调控研究——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天驰;基于“4D”技术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侯淑涛;DEM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识别技术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朱新云;山东省广饶县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俞红;土地持续利用的经济利益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庞佑林;农地资源开发与土地持续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6 杨红;基于GIS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以三原县不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彦敏;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芳;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9 何格;西部大开发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10 黄金富;县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与模式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蒙吉军,傅在毅;我国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04期
2 张光宇,刘永清;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学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01期
3 穆广荣,陆效平;土地资源的平衡方式和可持续利用[J];中国土地科学;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锋华;;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2 林晨;;遗产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与旅游发展[J];山西建筑;2010年01期
3 王东敏;;加速开发西伯利亚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4 王霞;;西伯利亚大开发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5 万绍群;;金融危机下江西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对策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6 ;包装与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J];印刷技术;2010年04期
7 刘贞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J];理论学习;2010年02期
8 刘春静;梁建荣;;廊坊城市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时空;2010年02期
9 宋香荣;苏斌;;新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于波;;改革创新是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必由之路[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族;;突破学生公平就读环境的瓶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田发银;赵金梅;李红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节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3 刘旭东;;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李玲;;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5 陈宏杰;;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6 麻宏隆;;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看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谭连芳;唐妮萍;;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民办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需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翟敏;;学校管理中和谐思想文化的解读与构建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闫志功;张占友;;营造良好心理气氛与构建和谐班集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10 张占友;邵国东;;关于新时期和谐班集体的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福生 实习记者 邱玉龙;85个村三年内实现整村脱贫[N];阿克苏日报;2008年
2 上海边防总队党委中心组;推进部队发展 维护上海稳定[N];边防警察报;2008年
3 商报记者 赵信一;封面地理:北京:面向环渤海构建大物流[N];北京商报;2008年
4 实习记者 牛顺生;中石油油气增量破“双百”[N];北京商报;2008年
5 本期主持 苍,
本文编号:492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49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