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阈值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关键词: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阈值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阈值 资源可持续利用
【摘要】:本文论述了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值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并对资源开发利用与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阈值相协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
【作者单位】: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阈值 资源可持续利用
【分类号】:F062.1
【正文快照】: 要实现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人口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坚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要同其人口承载力相协调等原则外,在广义的资源开发利用中还要重视同资源与环境的生态经济阈值处于协调状态。一、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值的 概念和内涵 由_r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是资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赞信;武剑;;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J];西北人口;2011年04期
2 高宇;金通;;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内涵特征、动力机制与发展对策[J];经济论坛;2011年05期
3 徐晓亮;吴凤平;;引入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的资源税改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张仰正;王宁;赵洪玉;李民东;;山东黄河水资源生态调度的实践[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康鸳鸯;常秋玲;魏丹斌;;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3 霍原;;关于解决我国水资源生态矛盾的法学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鄢连和;;试论药用生态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药学分卷)[C];2005年
5 赵建华;;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与区域发展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聂爱平;;我国水资源生态保护立法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树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8 高路;;构建循环经济立法之我见[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杨超华;;从能源利用看节约的必然性[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园;李慧明;;循环经济中政府引导下的市场作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东凯 黄富慧;GDP中,,至少18%是靠“透支”资源生态换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全国政协委员 徐创风;建立水生动物资源生态保护区[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邹志鸣;贵州完善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N];中国测绘报;2004年
4 吴泽宁(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将生态经济学引入水资源优化配置中[N];中国水利报;2006年
5 张彪;河北发问:求解京津冀水资源难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记者 陈怡;政策设计应调整自然资本流向[N];上海科技报;2007年
7 记者 方云静 实习生 李莺;塔河流域列为生态恢复示范区[N];新疆日报(汉);2007年
8 记者 张志勇邋实习生 沈梅;湿地公园管理凸显保护优先理念[N];江西日报;2008年
9 张如石;资源有价 呼唤补偿[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王新佳;蟹岛:在基层实现循环经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晓军;西部干旱区单体绿洲城市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约束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吴述松;自然资源租金、公共环境服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3 许婕;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与我国的稳态经济模式[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帆;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刘祥芸;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3 孔祥杰;西部生态经济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张东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与资源环境综合核算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松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孙倩;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付良鹏;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王东宇;基于水资源社会循环的上海市水资源实物量核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梅双纬;多目标算法分析研究水资源承载力[D];河海大学;2007年
10 董雯;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8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85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