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创新的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6 13:36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领域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但针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系统研究尚显缺乏,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仍然被视作“黑箱”。从货币的产生算起;金融产品出现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这期间不但货币的形态从远古的牲畜演变到现代的电子货币,而且还产生了银行存贷款、保险合约、债券、股票等等基础金融产品,而当代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更是层出不穷。本文尝试建立一个解释金融产品创新的一般理论框架,探究为何金融产品会从一个简单的起点一货币衍化到如今包括货币、基础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在内的复杂体系,从而照亮金融产品创新这一黑箱。 我们把金融产品放在一个分工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进而从演进的角度把握金融产品创新,这一研究视角迥异于当前大多数研究者仅仅关心当代金融创新的做法。以本文的理念,任何的金融产品创新现象都不会是孤立和片断的,从长时段观之,一如人类历史进程的连绵与恢宏,经济活动中的金融产品创新也同样渊远流长,有着演进的内在逻辑性。在金融产品创新与人们交易行为的互动中把握金融产品创新的特点与发展脉络,进而从演进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金融产品创新行为,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论文...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创新
二、 研究金融产品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金融产品创新的理论回顾
一、 1980年代中期以前的金融产品创新理论
二、 金融产品特性的分解和重组、金融产品创新与完全市场
三、 不完全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创新
四、 金融产品创新的一般均衡模型
五、 金融产品创新扩散与创新的演进观点
第三节 现有理论的局限性和本文的创新
一、 现有理论的局限性
二、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理论依据与创新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分工结构与金融产品的引入
第一节 分工与交易的一般理论
一、 分工理论:从柏拉图到涂尔干
二、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第二节 金融产品引入分工结构
第三节 金融产品创新的效用
一、 金融产品的层次及其演进
二、 金融产品创新的经济效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币的产生、形态演化与分工演进
第一节 关于货币微观基础的讨论
一、 迭代模型
二、 现金先行模型
三、 交易媒介理论
第二节 分工结构与货币的产生
一、 分工结构的交易效率与货币的产生
二、 交易不确定性与货币的信息含义
第三节 货币形态的演进
一、 商品货币及其演进
二、 纸币及其对商品货币的全面替代
三、 电子货币经济的分工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产品创新的交易效率和风险分担涵义
第一节 金融产品与交易效率
一、 流动性约束与金融产品的福利含义
二、 金融产品与生产要素配置
三、 资金集聚、可分割性与基础金融产品的交易效率含义
第二节 金融产品与交易风险
一、 交易风险对分工结构的冲击
二、 状态依存证券的交易与最优风险分担
三、 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分担
四、 银行存贷款的风险分担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工演进与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节 金融产品的序贯创新与金融产品发展
第二节 分工演进、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产品发展
一、 基础金融产品创新:银行存贷款、证券和保险产品
二、 世界市场的产生、发展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三、 金融产品创新的“喷涌”现象与金融产品发展
第三节 分工演进和金融产品创新的正反馈系统
第四节 影响金融产品创新的各种因素
一、 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
二、 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背景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风险分担与衍生产品创新
第一节 金融市场在现代分工结构中的地位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一、 现代分工结构的特征与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二、 价格波动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第二节 当前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结构与特征
一、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现状
二、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结构
三、 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演进特征
第三节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分析
一、 冗余证券、金融市场交易效率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二、 金融市场的交易风险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研究
第一节 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的背景分析
一、 历史回顾
二、 金融产品创新活动的分工基础
第二节 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约束与创新滞后的弊端
第四节 制度建设与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探讨
一、 建设适合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环境
二、 金融产品创新策略探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约束[J]. 余波.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09)
[2]专业化、分工与货币的演化[J]. 余波.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02)
[3]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看中国突破模式的选择——兼论现有的八大建议模式[J]. 何小锋,黄嵩. 学习与探索. 2002(01)
[4]开放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效率分析与制度取向[J]. 余波.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1(04)
[5]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于长秋. 金融论坛. 2001(08)
[6]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 韩廷春. 世界经济. 2001(06)
[7]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设计及政策建议[J]. 陈卫. 海南金融. 2001(05)
[8]电子货币的本质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制度创新[J]. 黄诚,李纯安. 经济科学. 2000(02)
[9]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J]. 尹龙. 金融研究. 2000(04)
[10]金融创新工具的演化及最新发展[J]. 陈卫东. 国际金融研究. 1999(11)
本文编号:3172015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创新
二、 研究金融产品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金融产品创新的理论回顾
一、 1980年代中期以前的金融产品创新理论
二、 金融产品特性的分解和重组、金融产品创新与完全市场
三、 不完全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创新
四、 金融产品创新的一般均衡模型
五、 金融产品创新扩散与创新的演进观点
第三节 现有理论的局限性和本文的创新
一、 现有理论的局限性
二、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理论依据与创新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分工结构与金融产品的引入
第一节 分工与交易的一般理论
一、 分工理论:从柏拉图到涂尔干
二、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第二节 金融产品引入分工结构
第三节 金融产品创新的效用
一、 金融产品的层次及其演进
二、 金融产品创新的经济效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币的产生、形态演化与分工演进
第一节 关于货币微观基础的讨论
一、 迭代模型
二、 现金先行模型
三、 交易媒介理论
第二节 分工结构与货币的产生
一、 分工结构的交易效率与货币的产生
二、 交易不确定性与货币的信息含义
第三节 货币形态的演进
一、 商品货币及其演进
二、 纸币及其对商品货币的全面替代
三、 电子货币经济的分工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产品创新的交易效率和风险分担涵义
第一节 金融产品与交易效率
一、 流动性约束与金融产品的福利含义
二、 金融产品与生产要素配置
三、 资金集聚、可分割性与基础金融产品的交易效率含义
第二节 金融产品与交易风险
一、 交易风险对分工结构的冲击
二、 状态依存证券的交易与最优风险分担
三、 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分担
四、 银行存贷款的风险分担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工演进与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节 金融产品的序贯创新与金融产品发展
第二节 分工演进、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产品发展
一、 基础金融产品创新:银行存贷款、证券和保险产品
二、 世界市场的产生、发展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三、 金融产品创新的“喷涌”现象与金融产品发展
第三节 分工演进和金融产品创新的正反馈系统
第四节 影响金融产品创新的各种因素
一、 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
二、 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背景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风险分担与衍生产品创新
第一节 金融市场在现代分工结构中的地位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一、 现代分工结构的特征与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二、 价格波动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第二节 当前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结构与特征
一、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现状
二、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结构
三、 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演进特征
第三节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分析
一、 冗余证券、金融市场交易效率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二、 金融市场的交易风险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研究
第一节 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的背景分析
一、 历史回顾
二、 金融产品创新活动的分工基础
第二节 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 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约束与创新滞后的弊端
第四节 制度建设与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探讨
一、 建设适合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环境
二、 金融产品创新策略探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制度约束[J]. 余波.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09)
[2]专业化、分工与货币的演化[J]. 余波.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02)
[3]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看中国突破模式的选择——兼论现有的八大建议模式[J]. 何小锋,黄嵩. 学习与探索. 2002(01)
[4]开放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效率分析与制度取向[J]. 余波.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1(04)
[5]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于长秋. 金融论坛. 2001(08)
[6]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 韩廷春. 世界经济. 2001(06)
[7]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设计及政策建议[J]. 陈卫. 海南金融. 2001(05)
[8]电子货币的本质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制度创新[J]. 黄诚,李纯安. 经济科学. 2000(02)
[9]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J]. 尹龙. 金融研究. 2000(04)
[10]金融创新工具的演化及最新发展[J]. 陈卫东. 国际金融研究. 1999(11)
本文编号:3172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17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