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我国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0 06:12
  1997年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日趋明显,我国也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通货紧缩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难题,研讨通货紧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首先援引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论证了通货紧缩一词的定义及其与货币供应量萎缩的一致性,从而将本文研究通货紧缩问题的范围和角度大致框定于货币量和货币政策方面。随后,本文采集了大量数据,紧紧围绕货币量、价格水平与供求关系,实证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发展历程和成因。进而,本文结合国情、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证了我国货币政策治理通货紧缩的成效与不足,得出货币政策传导受阻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地提出疏通信贷传导渠道、提高传导信号灵敏度、培育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等一系列完善措施建议。 凯恩斯认为国家应实行扩张的赤字财政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而国债既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筹资方式,也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联结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此,本文还将研究视野拓宽到国债财政政策。针对我国扩张财政政策难以为继的背景,本文提出了提高国债效力、局部减税等政策主张。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通货紧缩概述
        1.2.1 通货紧缩的界定
        1.2.2 通货紧缩与货币量萎缩的一致性
        1.2.3 通货紧缩成因的文献综述
        1.2.4 货币政策治理通货紧缩的基础理论
        1.2.5 财政政策治理通货紧缩的基础理论
    1.3 本文的研究范围与思路
第2章 通货紧缩的发展历程、成因和危害
    2.1 我国通货紧缩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2.2.1 货币供应量方面
            2.2.1.1 货币供应总量相对不足
            2.2.1.2 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不佳
        2.2.2 供给和需求方面
        2.2.3 财政金融方面
        2.2.4 其他
    2.3 我国通货紧缩的危害
    2.4 小结
第3章 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
    3.1 我国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
        3.1.1 稳健货币政策的简要回顾
        3.1.2 稳健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
    3.2 货币政策的传导
        3.2.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2.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具体表现
            3.2.2.1 主要传导途径梗塞
            3.2.2.2 传导信号不够灵敏
            3.2.2.3 传导路径过窄
            3.2.2.4 其他
    3.3 完善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建议
        3.3.1 完善信贷传导机制
        3.3.2 提高传导信号的灵敏度
        3.3.3 疏通、拓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3.3.4 培育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
        3.3.5 考虑局部改良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3.4 小结
第4章 通货紧缩的时期的财政政策
    4.1 通货紧缩时期的积极财政政策
    4.2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4.3 通货紧缩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后记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国债风险产生的路径探讨[J]. 江新昶.  财经研究. 2003(07)
[2]中美公开市场业务运行基础的比较分析[J]. 黄宪,赵伟.  金融研究. 2003(05)
[3]适度减税:扩大内需的现实财政政策选择[J]. 朱为英.  当代财经. 2003(03)
[4]我国财政政策的简要回顾与效应评析[J]. 贾康.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3(01)
[5]供给冲击、价格总水平下降与货币量紧缩[J]. 范从来.  金融研究. 2002(04)
[6]中国财政赤字的规模与作用[J]. 郭庆旺,赵志耘.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02)
[7]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 范从来.  经济研究. 2000(07)
[8]通货紧缩螺旋与流动性陷阱的宏观经济分析[J]. 吴群刚,胡鞍钢.  金融研究. 2000(01)
[9]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再认识与我国的通货紧缩[J]. 王志凯.  金融研究. 2000(01)
[10]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J]. 谢平.  金融研究. 2000(01)



本文编号:3427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427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6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