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

发布时间:2021-10-26 21:33
  空间视角是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首次提出“空间”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此外,在《资本论》中还隐含了许多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用空间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但是,通过学术回顾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运用时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探索《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理论不仅可以通过空间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我们厘清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发展与变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实践层面上,通过《资本论》空间理论的研究,以期对经济的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提供一点思路,为指导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给予些许指导。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都可以归纳为空间不平衡,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


中国知网检索“马克思”和“空间”关键词的发文量(一)国外研究现状的梳理

《资本论》,空间理论


图 1 《资本论》空间理论图示第二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理论一、生产空间——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重农学派强调土地的重要性,正如威廉配第所说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富之母。”因此,重农学派认为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有两种,即土地和劳动。萨伊位一体公式认为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息,整个社会生产井然有各得其所,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增加了资本这一要素。因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逐渐形成了利润来源于资本的生产力这一论断,不同于传统的站在资本阶级立场进析的庸俗经济学家们,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认为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不是和劳动,亦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只有劳动!这种劳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化的劳动,即凝结在商品上的劳动量,或生产这件商品的劳动时间,具体是指凝结

空间理论


图 2 空间理论的溯源图在第一条途径中,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源于以列宁、林、托洛茨基等为代表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主流马主义地理学注意到了空间维度,列宁、布哈林、R·卢森堡、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论和托洛茨基的“不平衡与综合发展”理论的理论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围绕着资本发展阶段和地理扩张的不平衡等特点进行分析。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新马克义地理学所探讨的权力、空间、现代性、后现代性等的理论起点既有一部分马克思的,更多的是西方哲学和现代性。福柯曾直言不讳地说,虽然他认可马克思的历史分但是在他那里“马克思并不存在”②,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受从李嘉图经济学框架中引出来的概念的影响。佩里·安德森在俄国主流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西方新马克思主理学这两者之间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过度。安德森记录了俄国革命以后在主流思主义空间意识的丢失,同时也为 1960 年代之后理解社会生活的空间性提供了新视并铺平了空间转向的道路,但是由于他受政治敏感的拘束,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性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借贷资本循环视角下的资本积累及其内在矛盾[J]. 袁辉.  政治经济学季刊. 2018(01)
[2]空间生产的权利粘性及其综合调适[J]. 陈忠.  哲学研究. 2018(10)
[3]经济地理重塑与空间治理结构的完善[J]. 杨开忠.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5)
[4]林坚:重构中国特色空间规划体系[J]. 林坚,文爱平.  北京规划建设. 2018(04)
[5]当代空间政治理论的主导逻辑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契合[J]. 王贵楼.  教学与研究. 2018(06)
[6]新时代城乡关系与推进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J]. 徐祥临.  国家治理. 2018(14)
[7]新时点,整装再出发[J].   国土资源. 2018(03)
[8]成功还是失败? 荷兰50年城镇化政策回顾[J]. 瑞斯·范德尔·沃登,赵鹏军,白羽,安妮·特·维尔德.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1)
[9]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 叶兴庆.  改革. 2018(01)
[10]规划的政治经济学背景和比较研究——迈克·力夫教授访谈[J]. 迈克·力夫,徐南南.  北京规划建设. 2018(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的空间经济学思想研究[D]. 刘艳龙.吉林大学 2014
[2]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在城乡关系上的应用研究[D]. 罗敏.电子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中国区域空间规划历史演进(1979-2012)可视化系统设计[D]. 许天宇.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60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460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