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的政府干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19:54
居民消费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从消费行为的相互关系看,具有社会性和外部性;从消费者主体意识看,存在理性和非理性;从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内在联系看,对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单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居民消费模式优化,必须建立健全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机制,克服居民消费的不经济缺陷,实现居民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机制表现为,政府通过一定的机构体系和程式来实现对居民消费的干预,政府干预有特定的功能,并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既有政府机体组织和职能定位的问题,又有政府行为对各种影响居民消费的要素的影响作用,还有政府的决策行为和对经济、法律、行政、劝导等手段的运用。从发展过程看,政府的干预机制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和变化特征。 启动居民消费是我国政府在特定经济背景下对居民消费进行干预的形式,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和长期战略方针。为了发挥消费启动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应当对启动机制继续进行完善。入世后,适应居民消费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根据国际规则,充分发挥技术壁垒对居民消费的干预作用,在国际化发展中,进一步健全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政府干预居民消费的必要前提
第一节 政府干预与非干预
一、 对“政府作用”的争论和理论史的简要回顾
二、 政府干预的一般作用
三、 政府干预的特殊作用
第二节 居民消费的社会性和外部性
一、 居民消费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二、 居民消费的外部性影响及纠正
第三节 居民消费的理性、非理性及引导
一、 居民预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当前制约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的因素
三、 居民消费的有限理性及导向
第四节 居民消费的适度与主要经济变量
一、 收入、储蓄与消费
二、 投资与消费
第五节 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效应
一、 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看居民消费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性
二、 从GNP比例结构看居民消费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量最重
三、 从有效需求管理上看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重要拉动作用
四、 从经济结构的关联性上看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决定性
五、 从经济生活质量的内容上看居民消费对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政府干预居民消费的职能、程式与功能分析
第一节 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职能
一、 干预居民消费是政府基本职能的范畴和延伸
二、 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职能定位
三、 转变职能,强化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力
第二节 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决策选择
一、 政府自身的决策选择
二、 居民消费行为对政府决策的策应
三、 企业营销企划与政府干预决策的关系
第三节 干预的实现途径: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一、 行政手段:直接,见效快,适合在微观领域的具体项目
二、 分配政策:调节收入来源,影响持久,宏观性强
三、 财政政策:改变支付,具有整体性和保障性等调节功能
四、 价格政策:促进消费市场均衡,保护居民正常消费
五、 产业政策: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诱导居民消费
六、 金融工具:调整居民消费倾向,调控作用潜力巨大
七、 汇率杠杆:通过影响国内市场资金量和外贸来调节消费
八、 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消费行为和消费关系的主要工具
第四节 干预功能:促进居民消费模式的合理化
一、 居民消费模式的涵义与决定
二、 实现居民消费模式合理化的途径
第五节 政府干预实现程式的复杂性和时滞性
第三章 政府干预居民消费的机制类型及型式变化特征
第一节 政府对居民消费进行干预的基本机制
一、 抑制消费的机制
二、 补足消费的机制
三、 提倡消费的机制
四、 刺激消费的机制
五、 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机制
六、 消费监督的机制
七、 保护消费的机制
八、 消费养成和矫正的机制
九、 提升消费的机制
十、 公平消费的机制
第二节 政府干预机制的型式变化特征
一、 从抑制性机制到刺激性机制的转变
二、 从单一型机制到复合型机制的转变
三、 从限量型机制到控质型机制的转变
四、 从管理型机制到服务型机制的转变
五、 从封闭式机制到开放式机制的转变
第四章 启动城乡居民消费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消费启动与启动消费的政策及效应
一、 消费启动的历史背景:“软着陆”后的经济紧缩
二、 消费启动的功能:根治市场疲软与促进经济振兴
三、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情况和问题
四、 启动消费的政策措施及效应分析
五、 消费难启动的原因
第二节 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一、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蓄势新一轮升级
二、 制约消费升级与扩大的主要因素
三、 着重从政策上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与扩大
四、 着力培育居民消费热点
五、 优化环境,诱导居民消费
第三节 提高社会各阶层的消费力
一、 培育中高收入阶层的新消费理念
二、 提倡时尚消费
三、 扩大城市弱势群体的消费
四、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增加消费市场有效供给
一、 供给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二、 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供给障碍
三、 从供给上促进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
第五节 开拓农村居民消费市场
一、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二、 深化流通和消费体制改革
三、 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消费渠道
四、 引导和促进农村大教育消费
五、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 强化农村消费服务
第五章 居民消费国际化与技术措施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 入世加速消费国际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深刻影响
一、 入世对居民消费的深刻正效应
二、 入世对居民消费的深刻负效应
第二节 技术壁垒是居民国际化消费干预机制的必然选择
一、 技术壁垒的广泛性适应对居民消费干预的全面性
二、 技术壁垒的隐蔽性适应对居民消费干预的间接性
三、 技术壁垒实施机构的职能特性适应居民消费干预的宏观性
四、 技术壁垒的高门槛性适应对居民消费干预的保障性
五、 技术壁垒的多样性适应对居民消费干预的多重性
第三节 发挥技术壁垒对居民消费调节作用的措施分析
一、 加强技术壁垒对居民消费调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
二、 强化口岸管理,严把进口商品质量和疫情关
三、 加强口岸通关机制改革和建设,提高为居民消费把关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货紧缩困扰我国经济 价格指数负值波动 预计全年仍将低位运行[J]. 王一军. 中国经济信息. 2002(16)
[2]着力以消费启动经济运行——论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J]. 闻潜. 经济学动态. 2002(07)
[3]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J]. 王立平. 经济学动态. 2002(07)
[4]我国农民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 刘玉玲. 当代经济研究. 2002(06)
[5]扩大消费应立足于鼓励城市消费[J]. 祁京梅. 中国经济信息. 2002(11)
[6]消费信贷:一个比政府投资更能启动内需的宏观调控手段[J]. 周学. 经济学动态. 2002(05)
[7]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需求驱动特征[J]. 刘金全. 经济科学. 2002(01)
[8]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市场化变迁[J]. 张义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1(12)
[9]扩大财政支出能刺激消费需求吗[J]. 马栓友. 中国经济问题. 2002(01)
[10]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实证经济学方法的反思[J]. 樊明. 经济学动态. 2002(01)
本文编号:3516655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政府干预居民消费的必要前提
第一节 政府干预与非干预
一、 对“政府作用”的争论和理论史的简要回顾
二、 政府干预的一般作用
三、 政府干预的特殊作用
第二节 居民消费的社会性和外部性
一、 居民消费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二、 居民消费的外部性影响及纠正
第三节 居民消费的理性、非理性及引导
一、 居民预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当前制约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的因素
三、 居民消费的有限理性及导向
第四节 居民消费的适度与主要经济变量
一、 收入、储蓄与消费
二、 投资与消费
第五节 居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效应
一、 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看居民消费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性
二、 从GNP比例结构看居民消费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量最重
三、 从有效需求管理上看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重要拉动作用
四、 从经济结构的关联性上看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决定性
五、 从经济生活质量的内容上看居民消费对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政府干预居民消费的职能、程式与功能分析
第一节 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职能
一、 干预居民消费是政府基本职能的范畴和延伸
二、 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职能定位
三、 转变职能,强化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力
第二节 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干预决策选择
一、 政府自身的决策选择
二、 居民消费行为对政府决策的策应
三、 企业营销企划与政府干预决策的关系
第三节 干预的实现途径: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一、 行政手段:直接,见效快,适合在微观领域的具体项目
二、 分配政策:调节收入来源,影响持久,宏观性强
三、 财政政策:改变支付,具有整体性和保障性等调节功能
四、 价格政策:促进消费市场均衡,保护居民正常消费
五、 产业政策: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诱导居民消费
六、 金融工具:调整居民消费倾向,调控作用潜力巨大
七、 汇率杠杆:通过影响国内市场资金量和外贸来调节消费
八、 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消费行为和消费关系的主要工具
第四节 干预功能:促进居民消费模式的合理化
一、 居民消费模式的涵义与决定
二、 实现居民消费模式合理化的途径
第五节 政府干预实现程式的复杂性和时滞性
第三章 政府干预居民消费的机制类型及型式变化特征
第一节 政府对居民消费进行干预的基本机制
一、 抑制消费的机制
二、 补足消费的机制
三、 提倡消费的机制
四、 刺激消费的机制
五、 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机制
六、 消费监督的机制
七、 保护消费的机制
八、 消费养成和矫正的机制
九、 提升消费的机制
十、 公平消费的机制
第二节 政府干预机制的型式变化特征
一、 从抑制性机制到刺激性机制的转变
二、 从单一型机制到复合型机制的转变
三、 从限量型机制到控质型机制的转变
四、 从管理型机制到服务型机制的转变
五、 从封闭式机制到开放式机制的转变
第四章 启动城乡居民消费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消费启动与启动消费的政策及效应
一、 消费启动的历史背景:“软着陆”后的经济紧缩
二、 消费启动的功能:根治市场疲软与促进经济振兴
三、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情况和问题
四、 启动消费的政策措施及效应分析
五、 消费难启动的原因
第二节 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一、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蓄势新一轮升级
二、 制约消费升级与扩大的主要因素
三、 着重从政策上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与扩大
四、 着力培育居民消费热点
五、 优化环境,诱导居民消费
第三节 提高社会各阶层的消费力
一、 培育中高收入阶层的新消费理念
二、 提倡时尚消费
三、 扩大城市弱势群体的消费
四、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增加消费市场有效供给
一、 供给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二、 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供给障碍
三、 从供给上促进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
第五节 开拓农村居民消费市场
一、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二、 深化流通和消费体制改革
三、 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消费渠道
四、 引导和促进农村大教育消费
五、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 强化农村消费服务
第五章 居民消费国际化与技术措施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 入世加速消费国际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深刻影响
一、 入世对居民消费的深刻正效应
二、 入世对居民消费的深刻负效应
第二节 技术壁垒是居民国际化消费干预机制的必然选择
一、 技术壁垒的广泛性适应对居民消费干预的全面性
二、 技术壁垒的隐蔽性适应对居民消费干预的间接性
三、 技术壁垒实施机构的职能特性适应居民消费干预的宏观性
四、 技术壁垒的高门槛性适应对居民消费干预的保障性
五、 技术壁垒的多样性适应对居民消费干预的多重性
第三节 发挥技术壁垒对居民消费调节作用的措施分析
一、 加强技术壁垒对居民消费调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
二、 强化口岸管理,严把进口商品质量和疫情关
三、 加强口岸通关机制改革和建设,提高为居民消费把关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货紧缩困扰我国经济 价格指数负值波动 预计全年仍将低位运行[J]. 王一军. 中国经济信息. 2002(16)
[2]着力以消费启动经济运行——论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J]. 闻潜. 经济学动态. 2002(07)
[3]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J]. 王立平. 经济学动态. 2002(07)
[4]我国农民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 刘玉玲. 当代经济研究. 2002(06)
[5]扩大消费应立足于鼓励城市消费[J]. 祁京梅. 中国经济信息. 2002(11)
[6]消费信贷:一个比政府投资更能启动内需的宏观调控手段[J]. 周学. 经济学动态. 2002(05)
[7]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需求驱动特征[J]. 刘金全. 经济科学. 2002(01)
[8]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市场化变迁[J]. 张义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1(12)
[9]扩大财政支出能刺激消费需求吗[J]. 马栓友. 中国经济问题. 2002(01)
[10]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实证经济学方法的反思[J]. 樊明. 经济学动态. 2002(01)
本文编号:3516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51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