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体系下的中心城市流通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16:07
中心城市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拥有全球或区域经济控制能力、居于经济决策和管理中心地位的城市,是信息网络的重要节点,更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中心城市发挥作用的空间效应主要是集聚和扩散效应,而这种空间效应的实质就是城市的流通能力。国际上著名城市如纽约、香港、新加坡、阿姆斯特丹等的蓬勃发展也验证了流通力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这些国际著名城市相比,我国的中心城市流通力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何提升中心城市的流通力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就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但是在理论上,现有的相关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企业流通力上,而关于城市流通力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所以,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在开放的系统下研究中心城市的流通力问题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四章阐述了开放系统下中心城市的流通力问题:第一章是城市流通力概述,在简要说明了城市流通的作用与特征以及现阶段城市流通力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定义了开放体系下的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内涵、特征与研究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益和流通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各自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第三章主要从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中选...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城市流通力概述
一、城市流通
(一) 城市流通的作用
(二) 城市流通的特征
二、城市流通力
(一) 城市流通力的重要性
(二) 城市流通力的相关研究
三、中心城市流通力
(一) 中心城市流通力的特征
(二) 中心城市流通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流通规模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
(一) 流通主体规模的影响分析
(二) 流通客体规模的影响分析
二、流通结构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
(一) 流通业态结构的影响分析
(二) 流通渠道结构的影响分析
(三) 流通网点结构的影响分析
三、流通效益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
(一) 流通速度的影响分析
(二) 流通成本的影响分析
四、流通方式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
(一) 传统流通方式的影响
(二) 现代化流通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 中心城市流通力对比分析
一、我国中心城市流通力概述
二、我国中心城市流通力对比分析
(一) 中心城市流通力的纵向对比分析
(二) 中心城市流通力的横向对比分析
三、我国中心城市流通力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 政府政策倾向忽视了流通产业
(二) 行政区划和区域分割造成流通市场空间受限
(三) 流通规划的缺乏导致流通产业发展失去方向
(四) 法制建设不完善使得城市流通产业竞争秩序混乱
第四章 提升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一) 改善服务环境
(二) 创建竞争合作环境
(三) 完善法制环境
二、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一) 树立现代化流通观念
(二) 建立现代化流通组织
(三) 实施现代化管理方式
三、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描述到衡量流通生产力研究的发展脉络[J]. 孙薇. 商业时代. 2005(32)
[2]城市竞争力的流通视角[J]. 姚红. 商业时代. 2004(09)
[3]现代流通中的利润空间分析[J]. 戢守峰,徐原青. 中国流通经济. 2004(01)
[4]城市流通力的内涵及其相应指标体系的建立[J]. 洪涛,郑强.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11)
[5]流通力论纲[J]. 颜新长. 生产力研究. 2002(01)
[6]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现状分析[J]. 王君. 经济研究参考. 2002(81)
[7]面向WTO的城市流通空间规划[J]. 汤宇卿. 城市规划汇刊. 2001(06)
[8]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规划问题[J]. 谭克修. 城市规划汇刊. 1999(06)
[9]试论商业实现集约增长的着力点[J]. 孙加祺. 商业经济研究. 1997(08)
[10]市场经济中商品流通结构三大问题浅析[J]. 宋京章.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1994(03)
本文编号:3520492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城市流通力概述
一、城市流通
(一) 城市流通的作用
(二) 城市流通的特征
二、城市流通力
(一) 城市流通力的重要性
(二) 城市流通力的相关研究
三、中心城市流通力
(一) 中心城市流通力的特征
(二) 中心城市流通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流通规模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
(一) 流通主体规模的影响分析
(二) 流通客体规模的影响分析
二、流通结构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
(一) 流通业态结构的影响分析
(二) 流通渠道结构的影响分析
(三) 流通网点结构的影响分析
三、流通效益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
(一) 流通速度的影响分析
(二) 流通成本的影响分析
四、流通方式对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影响
(一) 传统流通方式的影响
(二) 现代化流通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 中心城市流通力对比分析
一、我国中心城市流通力概述
二、我国中心城市流通力对比分析
(一) 中心城市流通力的纵向对比分析
(二) 中心城市流通力的横向对比分析
三、我国中心城市流通力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 政府政策倾向忽视了流通产业
(二) 行政区划和区域分割造成流通市场空间受限
(三) 流通规划的缺乏导致流通产业发展失去方向
(四) 法制建设不完善使得城市流通产业竞争秩序混乱
第四章 提升中心城市流通力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一) 改善服务环境
(二) 创建竞争合作环境
(三) 完善法制环境
二、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一) 树立现代化流通观念
(二) 建立现代化流通组织
(三) 实施现代化管理方式
三、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描述到衡量流通生产力研究的发展脉络[J]. 孙薇. 商业时代. 2005(32)
[2]城市竞争力的流通视角[J]. 姚红. 商业时代. 2004(09)
[3]现代流通中的利润空间分析[J]. 戢守峰,徐原青. 中国流通经济. 2004(01)
[4]城市流通力的内涵及其相应指标体系的建立[J]. 洪涛,郑强.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11)
[5]流通力论纲[J]. 颜新长. 生产力研究. 2002(01)
[6]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现状分析[J]. 王君. 经济研究参考. 2002(81)
[7]面向WTO的城市流通空间规划[J]. 汤宇卿. 城市规划汇刊. 2001(06)
[8]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规划问题[J]. 谭克修. 城市规划汇刊. 1999(06)
[9]试论商业实现集约增长的着力点[J]. 孙加祺. 商业经济研究. 1997(08)
[10]市场经济中商品流通结构三大问题浅析[J]. 宋京章.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1994(03)
本文编号:3520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52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