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物流信息平台经营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4 11:15
  物流信息平台对于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对于保障物流信息平台长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物流信息平台发展处在一个纷繁错综的市场环境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信息技术进展、商业理念变革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本文从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背景研究入手,运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手段,分析了其所处的市场环境,评价了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商业模式的分析选择进行了阐述;借鉴国内外物流信息平台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从物流信息平台的业务流程改进、功能优化、战略联盟选择、融资方式、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实现途径;最后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物流信息化平台商业模式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物流信息平台经营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


方案集成式运作模式

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平台,方案集成


如图5一4所示。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平台客户图5一4方案集成式运作模式Figs一 4IntegratedoPerationmode(3)行业创新运作模式在行业创新运作模式中,物流信息平台经营企业为同一个行业的多个客户开发和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分析可知,该模式与方案集成运作模式的共同点是,二者均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企业客户沟通的纽带。但该模式中的服务对象是同行业的多家企业,而方案集成运作模式只是为一家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服务。该模式中,物流信息平台的作用是作为上下游企业客户的桥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第三方物流流流第二方物流 流流第三方物流流物物流信息平台台 客客户 户户客户 户户客户 户图5一5行业创新运作模式Figs一 5InnovationoPerationmode从上述三种模式可以看出,物流信息平台的运作与发展必须依托于第三方物流

过渡时间,结果分析,物流信息平台


搭建信息系统平台2011图6一2 20152018过渡时间两个阶段的过渡Fig6一 2TransitionoftwoPhase5.3结果分析通过结合经营物流信息平台的A企业对运行成本分析、第三方物流的作用以及价值链整合的角度进行举例分析,描述了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的的可能性和操作的方法:经过3一4年的发展,运营商通过市场投入,积累广泛的客户群体,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实现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成功过渡,经过2一3年的发展,运营商可以实现增加更高价值的增值服务,扩大目标客户群,为更高层次的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集成服务,实现第二阶段盈利目标。A企业通过对客户和第三方物流B公司的价值链整合,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整体物流成本。使客户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信息化的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J]. 孙志伟.  物流科技. 2010(04)
[2]物流企业多式联运合作伙伴优选[J]. 王玲玲,覃运梅,甘翔宇.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9(03)
[3]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J]. 钱晨.  交通企业管理. 2009(09)
[4]虚拟多式联运企业组建研究[J]. 张燕.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09)
[5]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J]. 翁适.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3)
[6]长三角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基于浙江省角度的若干思考[J]. 王军锋,王宏斌,赵文娟.  中国市场. 2009(15)
[7]南宁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营及实施策略探讨[J]. 汤银英,钱健,杜文宏.  铁道货运. 2009(01)
[8]物流产业战略联盟新视野——第四方物流的运作及发展[J]. 栾笑天.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08(05)
[9]混合型TOPSIS方法在多式联运服务商选择中的应用[J]. 高强,朱金福.  物流科技. 2008(02)
[10]物流企业在虚拟企业联盟体中的组织形态分析[J]. 李光峰,王信东.  当代经济管理. 2007(06)

硕士论文
[1]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D]. 范永娟.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烟酒在线”商业模式研究[D]. 任伟.复旦大学 2008
[3]基于博弈论的第三方物流联盟研究[D]. 陶向伟.河南农业大学 2008
[4]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及创新研究[D]. 陈玉锋.大连海事大学 2008
[5]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商业模式研究[D]. 刘翔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6]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研究[D]. 段秋利.北京邮电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4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624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6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