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07:12

  本文关键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创意产业 政策研究 青岛


【摘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鲜明特征。多国提出“文化立国”的理念,我国已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并提出产业倍增计划,将其打造为支柱产业。青岛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及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13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三大跨越工程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以及《青岛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全面吹响了进军文化创意产业的号角。 青岛目前面临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城市的竞争,文化创意产业存在总量偏小;缺少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产业促进政策不完善,系统性和创新性待提高;缺乏一流的城市文化创意氛围和人才;缺乏足够文化消费习惯,文化消费支出偏少等问题。2013年开工的青岛东方影都项目,投资达300亿元,是世界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园,获评“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的十大项目之首,对产业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也存在强势龙头企业或对小微文化企业产生挤出效应、文化地产模式存在自身隐患、园区能否成功运营实现产业积聚和升级、影视行业具有时滞效应,产业融合任重道远等诸多难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对青岛市和其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政策对比研究更少。本文利用文献研究、实地研究、比较分析法等,在对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东方影都项目案例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成功经验,并就坚持“双轮驱动,金融助推”的北京和“文化为核,产业融合”的深圳等四个城市的可借鉴政策做了研究。还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山东省及青岛市的主要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政策。从发展目标及定位、重点发展门类、组织保障、市场准入政策、土地和房屋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文化市场与消费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作品奖励政策等十方面对比了青岛和北京、杭州、深圳、长沙等城市的差异,总体看青岛在组织领导、鼓励非公资本深度介入、扶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政策都有待改善之处。 最后提出系列政策建议: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挥民资等多种资本作用;强化文创产业中介作用,打通各类经济体联系通道;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争创国际创意城市力度;鼓励文化消费,营造文化创意氛围;发挥海洋文化特色,促进多种产业融合。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政策研究 青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6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一) 引言9
  • (二) 研究背景及价值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一)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特征、发展沿革等11-12
  • (二)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12-13
  • (三)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13-14
  • (四)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及增长机理14
  • 三、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14-16
  • (一) 研究内容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三) 创新之处15-16
  • 第二章 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政策的目标及内容16-30
  • 一、 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及现状16-27
  • (一) 发展背景16-22
  • (二) 发展现状22-24
  • (三) 发展案例:以“东方影都”项目为例24-27
  • 二、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政策的目标27
  • (一) 发展目标及定位27
  • (二) 重点发展分类27
  • (三) 组织保障27
  • 三、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政策的主要内容27-30
  • (一) 市场准入政策27
  • (二) 土地和房屋政策27-28
  • (三) 财税政策28
  • (四) 投融资政策28
  • (五) 文化市场与消费政策28-29
  • (六) 人才引进政策29
  • (七) 作品奖励政策29-30
  • 第三章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0-34
  • 一、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0-32
  • (一) 文化创意产业总量仍然偏小30
  • (二) 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30
  • (三) 产业促进政策不完善,系统性和创新性待提高30-31
  • (四) 缺乏一流的城市文化创意氛围和人才31
  • (五) 缺乏足够的文化消费习惯,文化消费支出偏少31-32
  • 二、 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32-34
  • (一) 受城市工业化程度等影响,文创产业化发展启动较晚32
  • (二) 城市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成为文创产业发展软肋32-33
  • (三) 未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区位等优势,,突出文创优势产业33-34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及其借鉴34-52
  • 一、 发达国家的经验34-40
  • (一) 英国:产业鼻祖,政府引领34-35
  • (二) 美国:版权为基,文化输出35-36
  • (三) 德国:节会领路,产业转身36-37
  • (四) 日本:动漫王国,文化立国37-38
  • (五) 韩国:挖掘传统,本土优势38-40
  • 二、 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40-44
  • (一) 北京:双轮驱动,金融助推40-41
  • (二) 上海:文化开放,出口先锋41-42
  • (三) 深圳:文化为核,产业融合42-43
  • (四) 杭州:人才天堂,动漫王国43-44
  • 三、 对青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44-52
  • 第五章 加快推进青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52-59
  • 一、 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52-53
  • (一) 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52
  • (二) 继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52
  • (三) 在文化国企中推行混合所有制52-53
  • 二、 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挥民资等多种资本作用53-54
  • (一) 出台专门政策鼓励民资进入,进一步扶持小微文化企业53
  • (二) 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文化事业53
  • (三) 多种形式鼓励文化企业技术及管理升级53
  • (四) 鼓励本地资金对文化事业的投入53-54
  • 三、 强化文创产业中介作用,打通各类经济体联系通道54-55
  • (一) 降低门槛,鼓励成立各种文化中介组织54
  • (二) 发挥中介功能,鼓励文化衍生品54-55
  • 四、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55-56
  • (一) 抓好文化名人的引进和使用55
  • (二) 重视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使用55
  • (三) 从小学开始开展各类培训课程和特色课程55-56
  • 五、 加大争创国际创意城市力度56-57
  • (一) 打造“电影之都”,刷新城市形象56
  • (二) 鼓励动漫电影等多种文化产品宣传青岛文化56
  • (三) 进一步研究城市精神等,梳理挖掘城市文化品牌56-57
  • 六、 鼓励文化消费,营造文化创意氛围57-58
  • (一) 增加政府对本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购买57
  • (二) 整合资源创建特色城市文化创意品牌57
  • (三)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鼓励文化出口57-58
  • 七、 发挥海洋文化特色,促进多种产业融合58-59
  • (一) 鼓励科技企业投身文化创意产业58
  • (二) 充分发挥海洋文化特色,出台专项规划58
  • (三) 创建蓝色智慧青岛58-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62-63
  • 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06期

2 杨吉华;;烟台与青岛文化产业比较及其启示[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陈家泽;;政府作用与文化产业政策设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殷庆威;;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8期

6 姜正轩;;推进文化创意产业 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065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065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