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社群经济运作
本文关键词:传统媒体的社群经济运作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传播 经济运作 运营者 短期收益 传播功能 圈层式 人以群分 垂直行业 线下 中国教育报
【摘要】:正社群经济是传统媒体互联网转型的重要补充,关键是要有大量的用户。当前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已经成为互联网传播的核心平台,并据此而形成了相应的社群经济,成为新的趋势和热点。尤其是在"罗辑思维"打通社群经济电商模式并以13.2亿元的估值融资之后,社群经济的商业模式探索看到了曙光,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借鉴和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社群经济的新机遇,积极探索社群经济。
【作者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经济运作;运营者;短期收益;传播功能;圈层式;人以群分;垂直行业;线下;中国教育报;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3AXW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F
【正文快照】: 社群经济是传统媒体互联网转型的重要补充,关键是要有大量的用户。 当前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已经成为互联网传播的核心平台,并据此而形成了相应的社群经济,成为新的趋势和热点。尤其是在“罗辑思维”打通社群经济电商模式并以13.2亿元的估值融资之后,社群经济的商业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玉辉;;互联网传播领域多重冲突的治理框架[J];互联网天地;2011年12期
2 付玉辉;;走向秩序构建:互联网传播发展的最终指向[J];互联网天地;2012年06期
3 黄传武;;提倡互联网传播精神[J];中国广播;2012年05期
4 苏海龙;;科技电视信息的互联网传播[J];甘肃科技;2007年08期
5 ;网易发布2008年度《中国互联网传播报告》[J];电脑与电信;2009年01期
6 芦鑫;;互联网传播方式的比较[J];对外传播;2011年07期
7 付玉辉;;从微博实名制看互联网传播治理思维变迁[J];互联网天地;2012年01期
8 付玉辉;;互联网传播的历史性变迁:从无线传播到无线充电[J];互联网天地;2012年05期
9 付玉辉;;互联网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同构性[J];互联网天地;2012年08期
10 席桂桂;;试析网络外交所处的全球公民政治虚拟环境——基于互联网传播实践的观察[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颖;;互联网传播与公共领域——基于中国文明现代化进程语境里的讨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勇;薛质;金波;;互联网文字作品传播监测模型及版权保护应用研究[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报业篇)[C];2013年
3 陈月华;;试析网上虚拟主持人、真实主持人未来发展走向[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A];网络与反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立冬;张宁;;媒体转型期的技术应对策略初探[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光会;引导互联网传播价值[N];医药经济报;2014年
2 本报评论员 董少鹏;财经互联网传播中的“强势误导”击破底线[N];证券日报;2014年
3 ;北京奥运会互联网传播效果研究报告发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柴选;互联网传播怎能如此误导摄影[N];中国摄影报;2007年
5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黄传武;提倡互联网传播精神[N];人民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凤虎;提升对信息的甄别与干预力[N];河南日报;2013年
7 记者 张颖;今年我市重点打击手机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N];通辽日报;2010年
8 杨书卷;从“极品男”事件看互联网传播中的憎恨性言论[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宋娴 王小明 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科技馆馆长;让科学更加有趣和流行[N];文汇报;2014年
10 记者 许晓青 周蕊 张梦洁;网络“最美”现象:分享传递感动与芬芳[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雅萍;互联网传播与闽台交流[D];福州大学;2002年
2 王东;论互联网传播与受众认知文化环境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杨文朴;“使用与满足”视角下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女性互联网传播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刘瑞;“病毒视频”互联网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安悦;自由表达与社会责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红霞;危机信息互联网传播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丹璐;微博对构建网络公民社会的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鹏飞;从“广告”到“响应”[D];山东大学;2012年
9 林簇;从微博舆论的特征看网络传播的新变化[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2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08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