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本文关键词:跨界融合: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摘要】:跨界融合作为当前文化产业领域最主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对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其融合的形态突出表现为跨门类融合、跨要素融合、跨行业融合、跨地域融合和跨文化融合等。推动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思维,寻找业态融合的动力,提升业态融合的品质,把握业态融合的本质;要以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路径创新为主要支点,为文化产业的业态跨界融合寻求创新保障。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业态融合 创新思维 创新保障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项目号:11&ZD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一、新创意时代的业态裂变与跨界融合近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政策层面上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转型期:其一,2009年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性产业”高度;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国华;;转型经济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3 罗兵;温思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唐运舒;冯南平;高登榜;;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03期
5 方玲玲;;跨文化语境下“星巴克”的符号消费与迷文化生产[J];前沿;2014年Z3期
6 肖荣莲;;新兴文化业态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J];学术交流;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鹏;;宁波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思考析[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2 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与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措施[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贾丽学;郑欣;杨晓兰;;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趋势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詹新寰;孙忠利;王先亮;;产业融合机制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弓志刚;刘祺;;休闲经济与流通休闲化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7 戴双兴;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邱风;朱勋;;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与协同发展研究[J];财经论丛;2007年06期
9 陈福添;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企业生产柔性系统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3期
10 卞彬;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路径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晓兰;;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转型——草原旅游发展路径的创新选择[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郝渊晓;张洁;周美莉;;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波;;绿色贸易壁垒下的中国绿色供应链构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许惠文;;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A];融合·创新·发展——数字博物馆推动文化强国建设——2013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康慧;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周志刚;水泥工业物质代谢及生态化转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刘强;融合媒体的受众采纳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郑胜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产业集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徐强;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杨代友;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复元;麻城油茶产业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迪;关于创意产业引领时尚生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娜;五常市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萍香;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蒋微芳;基于场所依赖理论的休闲业态创新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罗亮;陕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高晓瑾;济南市产业生态化评价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夏冬胜;我国中小服饰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赵明宇;包头市工业结构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2 孔善右;唐德才;程俊杰;;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城市化与要素集聚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3 朱汉清;;要素转移与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J];经济学家;2010年12期
4 刘琦岩;中国如何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簇群[J];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03期
5 苑洁;文化产业行业界定的比较研究[J];理论建设;2005年01期
6 刘晨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胜英;要素集聚整合的差异性与城市发展模式[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8 高振沧,刘勇,赵恩祥;要素转移与地区经济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池仁勇;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特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08期
10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评论员 秋风;[N];南方周末;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米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集聚差异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琥;;浅谈《中原油田年鉴》的创新发展之路[J];新疆地方志;2013年04期
2 国华;;服务三农用 信用播撒希望——新荣联社创新发展之路[J];沧桑;2006年02期
3 春妮;;百年老字号潘高寿:传承品牌,驾驭未来[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4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素文;;砥砺奋进华彩嬗变——国电科环转型发展八周年记[A];《电站信息》2012年第12期[C];2012年
2 陈伟;何伟芬;;新形势下学会创新发展之路[A];学会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2013年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姜一兵;;坚持军民融合 践行科学发展 探索兵器微电子技术持续创新发展之路[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发明 抚州市政协主席;创新发展之路 力促“三个转变”[N];光华时报;2013年
2 ;承前启后 转型升级 走胜达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N];中国包装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朱蓓宁 刘璐;转型,,开启台商创新发展之路[N];南通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孙书博;开拓可持续创新发展之路[N];中国化工报;2014年
5 胡雪峰;自硬公司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6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研究员 黄文夫;基层商会的创新发展之路[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杨世智;多极突破行动:创新发展之路[N];甘肃日报;2013年
8 徐军;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常胜军邋通讯员 朱学文;力尔的创新发展之路[N];邯郸日报;2008年
10 本报通讯员 张建军 徐晓琳;走企业农民“双赢”创新发展之路[N];济南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084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08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