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应求心理与衍生效应——试谈中国电影产业中的明星制

发布时间:2017-11-09 10:29

  本文关键词:应求心理与衍生效应——试谈中国电影产业中的明星制


  更多相关文章: 好莱坞电影 电影工业 中国电影产业 宣传体系 电影制片 应求 电影艺术 《还珠格格》 《卧虎藏龙》 中国电影史


【摘要】:正一、明星与明星制探源明星制度源自20世纪初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是好莱坞片场的产物。那是一整套完整的电影制片、销售和宣传体系,这一体系囊括着猎寻、选拔、培养、定型、包装和市场测试这六大程序。明星制的运作核心即制造和推出大牌明星,以大明星作为影片的支柱,利用明星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制造观众所崇拜的银幕偶像。"明星"一词的发明者卡尔·莱姆尔明确认为:"‘制造明星是电影工业最基本的事情;’它的特点正是‘大规模的工业、商业、金融资本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J943
【正文快照】: 一、明星与明星制探源明星制度源自20世纪初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是好莱坞片场的产物。那是一整套完整的电影制片、销售和宣传体系,这一体系囊括着猎寻、选拔、培养、定型、包装和市场测试这六大程序。明星制的运作核心即制造和推出大牌明星,以大明星作为影片的支柱,利用明星对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仲年;;90年代困境和转型期的中国电影明星问题反观[J];当代电影;2015年03期

2 理·德科尔多瓦 ,宋琦 ,桑重;美国明星制度探源[J];世界电影;1990年06期

3 陈晓云;;电影明星、视觉政治与消费文化——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明星[J];文艺研究;2007年01期

4 李启军;影视明星是象征性的偶像符号——影视明星符号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0期

5 顿德华;冯丽萍;;透析电影中的明星制度[J];魅力中国;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乃华;刘藩;范倍;吴徐君;潘国美;丁宁;;当代中国电影明星研究[J];当代电影;2008年05期

2 杨柳;;从电影角色到电影明星——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类型化角色与明星生成机制[J];当代电影;2008年07期

3 万传法;;明星、表演与文化:兼论当下中国电影的模式更新与理想重建[J];当代电影;2011年11期

4 李启军;胡牧;;爱,美丽而又忧伤——越南影片《青木瓜之味》与中国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之女性形象比较[J];电影文学;2009年03期

5 刘君;;从制度到文化:政治传播范式下的中国电影变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岳璐;;论当代社会媒体奇观的建构策略与意义产制——以明星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7 陈晓云;;明星消费机制建构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J];当代电影;2013年06期

8 张彩虹;;身体·家国·天下:当代中国电影女明星的谱系学研究[J];当代电影;2013年06期

9 王梦琳;;广告形象代言人对受众消费决策与行为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0年07期

10 郭晗;方东根;;摩登女性的妥协——从《玲珑》杂志看30年代上海女性服饰变革[J];山东纺织经济;201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君;谁的话语空间?中国电影与公共领域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欣;奇观化生存[D];浙江大学;2009年

3 潘国美;形象建构与身体言说[D];上海大学;2009年

4 张飞龙;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韦小波;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审美与叙事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焦颖;影像的透视—新世纪初少数民族电影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高杨;城市形象片视觉传播分析[D];湘潭大学;2011年

3 闻静;“剩女”题材电视剧的传播学解读[D];浙江大学;2012年

4 类成云;李小龙电影的美学特色与工业机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张银;我国情人节档期电影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薛铃;论大众传播中的偶像奇观[D];苏州大学;2012年

7 康婕;中国内地贺岁片中的电影明星形象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8 杜雅利;获奖明星与时代面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胥婷婷;西藏题材电影的意识形态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仲年;;电影表演的魅力及其评价探讨[J];当代电影;2011年11期

2 王洁松;;政治符号化的明星——浅析二十二大明星现象[J];电影评介;2010年08期

3 荣韦菁;;还厄俄斯骏马与火炬——关于首届十大影视明星评选评委会会议暨影视与明星研讨会[J];电影艺术;1993年04期

4 王人殷;首届十大影视明星评选活动备忘录[J];电影艺术;1994年02期

5 西村清和;梁艳萍;杨玲;;大众文化的美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刘素军;;我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及其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曹明海;;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年02期

8 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R.科尔多瓦,肖模;明星制的起源[J];世界电影;1995年02期

10 王晓丽;林芳;;简论大众文化[J];文学教育(下);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蔚;;敬畏生命——生态视野中的好莱坞灾难片[J];电影评介;2007年15期

2 焉德才;;论好莱坞电影的“人本主义”悖论[J];电影文学;2007年21期

3 珍妮特·瓦斯特;;好莱坞的商品化与国际化[J];招商周刊;2007年05期

4 胡珀斯;;别被好莱坞骗了 被电影“颠覆”的物理学定律[J];发现;2008年01期

5 黄璐;;好莱坞电影研究进展——以部分专著和博硕论文为主[J];东南传播;2010年11期

6 徐丽丽;;好莱坞与美国政府[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2期

7 陈传露;;独立坞:好莱坞与独立电影的结合[J];电影艺术;2012年02期

8 汪献平;;好莱坞电影的品牌营销策略及其意义[J];电影评介;2012年05期

9 刘珍;刘郁琪;;论新世纪好莱坞电影中的双面中国人形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11期

10 J.T.法雷尔,沈益洪 ,彬华;商业文化中的好莱坞语言[J];世界电影;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海娜;;好莱坞电影:美国的形象大使和文化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号(总第8期)[C];2011年

2 江怡;;科学与神学对立的解释学解读——以进化论争论为例[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卫华;;符号暴力:好莱坞的中国形象流行桥段[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王成军;刘芳;李万莲;胡登峰;卢太平;;好莱坞百年兴旺及其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佚名;;京剧名旦与好莱坞名星[A];中国演员(2008年第4期总第4期)[C];2008年

6 王云;;论艺术正义——以社会正义、宗教正义和艺术正义为语境的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摩根资产管理执行董事 莫兆奇;好莱坞的暗淡夏季[N];上海证券报;2012年

2 记者 李婷;狮门影业,好莱坞下一个大玩家?[N];文汇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江继兰;好莱坞电影的营销[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记者  周沪 ;世茂股份打造东方好莱坞[N];中国证券报;2005年

5 胡克 刘辉;好莱坞电影:制造娱乐[N];经济观察报;2005年

6 郭怡红;好莱坞历史上的第一位华裔女性[N];世界报;2005年

7 ;西边好莱坞 东边宝莱坞 不一样的精彩[N];信息时报;2003年

8 梅子;好莱坞要重拍亚洲经典[N];中国商报;2003年

9 ;2006献给好莱坞的10条锦囊妙计[N];中国电影报;2006年

10 常智;制药达人:向好莱坞学习[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渝风;他者的形象:质疑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1980—1999)[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2 叶宇;1930年代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北京大学;2008年

3 翁君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晨;论好莱坞歌舞片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李榕;全球化时代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运用[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3 刘怀生;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男性形象解读[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什;新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Ariel Margalith;中国如何改变好莱坞——网络社会中的内容生产新标准[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骐;试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晓君;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一所大学的调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斐;好莱坞电影的主要意识形态倾向剖析[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周宇Pr;好莱坞“中国风”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晓倩;好莱坞电影的陪都市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61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161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