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本文关键词:资本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逻辑 文化产业 创新驱动 资本创新 价值引领
【摘要】:唯物史观认为,在现代社会,文化生产作为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也要"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即文化生产也要遵循资本逻辑。资本逻辑具有两重性,资本逻辑对文化生产的驱动也呈现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产业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由资本逻辑所引起的。只有创新才能引领文化产业走出困境,而这个创新主要表现为利用和管理资本的创新,其中,资本手段创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创新创意和回归本位创作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唯物史观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FZX019) 湖北省2015年社科基金项目“资本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项目编号:20152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因为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没有文化的进步,就没有人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正因为如此,如果说创新驱动是经济新常态的本质特征,那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洁;文化产业行业界定的比较研究[J];理论建设;2005年01期
2 毛崇杰;;从文本/语境到文化/文明(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王亚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王晓升;;文化:意识形态抑或商品?——兼与《科学发展观与新文化观》一文商榷[J];哲学动态;2007年11期
5 周勤勤;;文化工业和文化产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赵勇;;未结硕果的思想之花——文化工业理论在中国的兴盛与衰落[J];文艺争鸣;2009年11期
7 张铮;熊澄宇;;文化产业发展的五种创新能力[J];改革;2009年06期
8 何海华;;浅谈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西奥多·W·阿多诺;赵勇;;文化工业述要[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孙国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2 刘玉岭;;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与影响[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3 白玮;童健;;发展“内外兼修”的文化产业[A];山东群众文化学会获奖论文集[C];2003年
4 吴靖;曹宗平;;关于文化产品价值论的几点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葛美佳;;用写作文化推动赫章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发展[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娜;;当代艺术(文化)经济的研究视角[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李勤;;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构建目标[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雨春;李晓晴;;发挥科技文化优势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9 洪传国;;对海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杨济亮;;发展文化产业 构建和谐社会——以福州为例[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印;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陈胜利;认识“文化工业”的另一种视角[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锦秀;文化工业能否创造现代消费热点[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戴锦华;文化研究的可能[N];文汇报;2003年
5 王凤才;文化工业过滤了整个世界?[N];学习时报;2004年
6 王晨;探秘文化产业源流[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卫君翔 吴丽;以工业化的标准抓文化产业[N];运城日报;2007年
8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明泉;提高文化产能 拉动文化消费[N];四川日报;2009年
9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主编 王育济;构筑文化产业而立之年的学术高地[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刊编辑部;写给文化产业的2009[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玲;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产业园区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陈清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创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新洪;在当代地理环境紧约束中文化力及其考量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德金;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谢慧铃;两岸流行文化的消费与传播[D];复旦大学;2004年
8 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杨永生;中国文化产业作用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保权;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涛;二十世纪文化工业特征及其发展趋向[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朱晨曦;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杨壮;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5 汪静;文化生产力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6 陈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7 刘晓希;西安市老年人文化消费现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简云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康明;山东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吴超;面向文化创意的文化遗产信息体系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13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21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