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驱动文化生产的新常态:当下数字技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进展述要
本文关键词:文化科技驱动文化生产的新常态:当下数字技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进展述要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技术 文化“走出去” 文化科技融合 文化贸易
【摘要】:在数字技术为主导驱动力的文化生产语境下,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仍然主要以传统思维来指导出口,与新的生产理念存在错位。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没有形成全产业链优势,技术应用上存在着不平衡,而且文化与科技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态势。在"互联网+""文化+"等文化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必须要抓住这一新的机遇,不仅要继续完善好政策服务体系,还要统筹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实现产业各环节的同步数字化,并尽快搭建好数字服务平台。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文化产业伦理”(项目编号:14ZDB169)中期成果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在数字技术大发展的当代,我国文化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常态,包括“互联网+”“大数据”“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文化+”等诸多内容,这种新常态标志着文化生产在经历了一种主导范式的反常、危机之后(这种范式的典型特点是文化生产的单维度性,具体呈现为缺乏技术融合、缺乏深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文静;顾江;;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与竞争力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赵有广;;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J];国际贸易;2007年09期
3 武晓荣;王晓芳;;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步刚;;中国文化贸易偏离需求相似理论的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7期
2 蒙英华;黄宁;;中国文化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分类文化产品的面板数据考察[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3 孙丽岩;;核心文化贸易的国别比较及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2期
4 曲如晓;董程;;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特点及发展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10期
5 臧新;林竹;邵军;;文化亲近、经济发展与文化产品的出口——基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10期
6 王国安;赵新泉;;中美两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1期
7 周升起;兰珍先;;中国文化贸易研究进展述评[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1期
8 张望;徐成江;;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因素的实证研究——使用引力模型测度文化距离对文化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J];北方经济;2013年02期
9 武晓荣;乔东亮;;世界城市背景下北京文化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王爽;邢国繁;张曙霄;;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结构及竞争力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念;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曦;中日文化贸易发展的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田佳卉;中美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时;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张浩;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家品牌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魏雪莲;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卢倩;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及中美文化贸易的对比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茜;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竞争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Sergey Dolgunov;俄中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星;文化维度框架下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门槛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立英;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D];兰州商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文东伟;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2 余道先;刘海云;;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3 喻志军;;中国外贸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探源——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009年05期
4 朱春阳;;中国“文化逆差”几个反思[J];人民论坛;2012年2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数字技术将使电影节成为历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1年07期
2 李云利;数字技术创意《徽州寻梦》[J];中国摄影家;2002年05期
3 吴星华;数字电影:正在发生的电影革命[J];实用影音技术;2003年07期
4 解放;张志刚;;聚焦数字电影——电影业的又一次革命[J];家庭影院技术;2003年04期
5 覃萍,梁培林;数字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问题的再审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研究之二[J];改革与战略;2005年05期
6 徐欣;数字技术 提升电影节目质量的利器[J];影视技术;2005年04期
7 石天强;;虚拟与真实:数字技术下的主体分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隋文红;;数字技术再现“佐尔格”时代 解读日本数字电影《间谍·佐尔格》[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何建新;陈智;;数字技术在电视技术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7年14期
10 郑凌玮;胡京武;;中国电影与数字技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丹元;徐文明;;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3 王琴;;信息和数字技术在博物馆中应用之探讨[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会军;;数字技术、观念、制作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黄静涛;;细节决定成败——基于数字技术的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经验谈[A];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张会军;;数字技术、观念、制作的思考[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7 王中华;;数字技术在奶牛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及系统设计[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兴亮;付蓉;;艺术地融入:简论数字技术对电影叙事方式的影响(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9 朱觉;;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音制作[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10 惠恭健;;浅析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及影响——基于电影《卧虎藏龙》的分析[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韬;企业应重视运用数字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0年
2 王雪梅;数字技术让电影更具魅力[N];楚雄日报(汉);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婧姝;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契机[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记者 何建昆;西安数字技术学院跨入万人民办高校行列[N];科技日报;2009年
5 薛韬;企业应重视运用数字技术[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光明网记者 张薇;数字技术变革带来哪些观影新体验[N];光明日报;2014年
7 埃森哲大中华区化工业总裁 王祖欣;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转型[N];中国化工报;2014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孙锦;期待引进深圳前沿数字技术[N];深圳特区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魏晓薇;数字技术“可怕”但能应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黄晓军邋通讯员 欧介中;农村数字电影走进凤凰山村苗寨[N];团结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晨;论数字技术催化下的电影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昕昕;论数字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雷月;数字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辩证思考[D];东华大学;2014年
4 王希茜;数字技术与金融业融合的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赵伟林;数字技术对影像信息表达的影响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6 魏佳;数字技术语境下交互式展示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7 罗洪兴;数字技术的后现代哲学思考[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雷一俏;数字技术革命下的电视媒体跨区域整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学龙;论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琳;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44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24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