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东北电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27 06:09

  本文关键词:东北电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出处:《电影文学》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电影产业链 东北地域文化 影视文化传播 互联网+ 可持续发展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影主题衍生产品在电影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建立并完善后电影产业结构,挖掘电影文化旅游资源,是保持电影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正处在黄金时期且高速发展的影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如何适应互联网形势下的电影产业链"新常态",将东北地域文化融入电影产业链中,是东北电影产业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China's film industry has entered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movie theme derivatives in the movie industry chain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movi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mining movi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aintain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ovie industry chain. With the advance of "Internet plus" concept, is in a golden perio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is facing a huge potential and opportunities.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f the movie industry chain under the Internet situation and integrate Northeast regional culture into the movie industry chain is the goal of the Northeast film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分类号】:J943
【正文快照】: 一、电影产业链与后电影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电影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中国电影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业已形成的电影产业链在带来超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扮演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但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加之我国电影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导致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孔朝蓬;;大电影产业链的完善之路——长影集团影视资源衍生价值开发与影视文化拓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小磊;;农村题材电视剧——僧多粥少,却为哪般?[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10期

2 温雅彬;;落寞下的反思:从海岩剧的模式化看电视剧的创新[J];东南传播;2009年08期

3 方倩;郭玲玲;;电视剧《青衣》音乐的风韵格调论析[J];电影文学;2009年15期

4 史伟;;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淡”美风格诉求[J];电影文学;2011年01期

5 王婧;;《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田苏菲的人物形象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9期

6 刘炳吉;;电视剧作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配置——从电视连续剧《大染坊》的成功要素谈起[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7 周梦焱;;东北影像研究述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彭耀春;;从“警匪片”到“公安片”、“公安剧”——新时期关于警匪片的类型研究和警察影像创作重心的位移[J];电影新作;2013年04期

9 刘瑞红;齐桂华;梁锐;;新世纪都市情感剧中“妻子”形象类型解读[J];电影评介;2014年03期

10 邹琼;;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文化发展趋势[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丹;;中美肥皂剧之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李婧;任福勇;乔孟津;;打造城市名片,留存城市记忆[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3 张永刚;张婷;;地方资源与边疆城市的文化建构——以滇中城市群重要城市曲靖为例[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杜莹杰;论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基本美学特征[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3 彭流萤;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新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4 杨旦修;规制与发展—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刘钊;都市文化:危机及拯救[D];苏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易小邑;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传播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3 饶文静;新世纪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女性主义批评[D];南昌大学;2010年

4 周光辉;希望的田野[D];南昌大学;2010年

5 丁丹丹;青春偶像剧的本土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杨自如;赵宝刚电视剧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籍晓玲;康洪雷军事题材电视剧的“英雄”美学建构[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杨薇;新世纪十年中国主流电视剧的模式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9 柯佳;CCTV1黄金档热播剧仪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蓉;赵本山乡村轻喜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路;;互联网个人空间的文化导向[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年01期

2 于金玲;孙凤波;;互联网资源在俄语专业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李伦;;作为互联网精神的自由、开放和共享——兼谈技术文化价值的生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杨玉凤;;成人教育音乐教学利用互联网音乐资源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11期

5 邹琳;利用互联网进行声乐教学的可行性探究[J];艺术教育;2005年04期

6 刘晓燕;;互联网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谢泉;周平;;互联网英语资源汇总比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本刊记者;;"跨界融合 互联网与电影"主题论坛成功举办[J];中国电影市场;2014年08期

9 袁君煊;;互联网背景下异地文化认同现象发微[J];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02期

10 黄芳;;对联彰魅力 课改焕生机——在全国第二届青少年对联夏令营上的讲话[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东明;毛英军;李志军;;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国外医疗设备动态[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二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郭剑锋;蔡圣华;;互联网资源在Web2.0中的自组织特性与管理模式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宇缨;;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及相关技术分析[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蕾;互联网需要“一站式”服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2 朱杰;创新服务与企业共成长[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封啸;山西铁通全面提升互联网质量[N];人民邮电;2007年

4 廖庆升;谢文:互联网发展最大障碍是缺乏诚信和创新[N];通信信息报;2007年

5 记者 姚睿;互联网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成立[N];计算机世界;2002年

6 ;中国互联网协会谴责破坏行为[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记者 赵齐;中国互联网业深度介入国际标准制定[N];国际商报;2009年

8 未来;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成立[N];人民邮电;2002年

9 蔺玉红;互联网的发展超过我的想象[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新金融实习记者 王雅菡;互联网巨头“一夜突进”汽车业[N];新金融观察;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荚济民;基于互联网数据集的图像标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林;河南农民互联网使用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靳见美;大学生互联网依赖对网络惠顾意愿的影响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3 孙铭;互联网辅助翻译工具及其应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邹慧;移动互联网对中职生表达能力的影响及对策初探[D];鲁东大学;2014年

5 刘宗超;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分析和资源优化系统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6 冯东敬;济源市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强(Gafarov Ermek);互联网对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胡伯钧;互联网动态信息数据可视化应用人机界面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王培顺;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莹莹;移动互联网应用网络行为分析及优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40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340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