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经济全球化语境与《资本论》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7-12-28 13:42

  本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语境与《资本论》的传播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论》传播 经济全球化 理性维度 价值维度


【摘要】:基于理性维度与价值维度辩证关系原理,建构分析"经济全球化语境与《资本论》的传播"问题的基本框架。原有的《资本论》研究范式与经济全球化语境在"理性与价值"的平台上不具有对话的可能,从而影响了《资本论》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的有效传播。新的《资本论》研究范式与经济全球化语境在"理性与价值"的平台上可以实现"张力性"对话,从而使得《资本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具有广泛传播的可能性。解决经济全球化语境中的《资本论》的传播问题,需要诉求《资本论》研究范式和传播范式的转向。
[Abstract]:Based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nal dimension and the value dimensio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analysis of the issue of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apital" is constructed. The original paradigm of "Das Kapital" and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o not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dialogue on the platform of "rationality and value", thu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of "Das Kapital"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new paradigm of "Das Kapital" and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an achieve "tension" dialogues on the platform of "rationality and value", thus making Das Kapital possible to spread widely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as Kapital"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ppeal to the turn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 and the communication paradigm of "capital".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资本论》中国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2YJC710042)
【分类号】:A811;G206
【正文快照】: 随着技术和分工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并成为思考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对《资本论》传播问题的思考也应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语境而展开。通过考察发现,当前《资本论》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整体上呈现颓势。由于《资本论》是支撑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核心理论来源,其在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焦建华;;试析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结构的分析及其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2 袁志刚,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帝国主义矛盾:历史及发展趋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黄焕山;《资本论》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探讨[J];经济评论;2000年06期

4 顾海良;经济全球化与《资本论》研究的新视野[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5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向俊杰;;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构建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视角[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约翰·H·邓宁,杨长春;全球化经济若干反论之调和[J];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兴灿;;试论全球化语境中语言文化的接触与融合[J];理论前沿;2007年11期

2 卿臻;;全球化语境下的普世价值探析[J];学理论;2011年02期

3 孙卫卫;全球化语境中的先进文化[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1期

4 曹晓青;对全球化语境中文学发展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4年06期

5 彭曙齐;;全球化语境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途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党史文苑;2012年24期

6 言恭达;;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J];民主;2011年07期

7 彭慧;潘国政;;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李宝军;刘新刚;;全球化语境中青年人爱国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审视[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张鹏飞;;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雄起[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10 漆玲;;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化指标与建构理念[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新民;;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化的社会科学——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研究[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山青;;文化构建语境下归化与异化的共存[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3 蒙兴灿;;语言多元、文化多样与译者的使命[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任文利;;全球化语境下的地方话语:儒家性善论的重新解读[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亚平;全球化语境中的“大电影”[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林晓琴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与趋同:全球化语境下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孙璐;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论争[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曾一果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全球化语境下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徐虹;全球化语境与20世纪中国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田欢;文艺学应对全球化语境[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吴晓都;全球化语境与俄国文化重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王杨;《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 关注文化发展的前沿课题[N];文艺报;2008年

9 ;反思与突围: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电影[N];文汇报;2004年

10 记者 刘構;探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之路[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卫民;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芸;全球化语境下的品牌翻译[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2 宋秀芝;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归化与异化[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张茂英;全球化语境中舟山商人谈判面子观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4 方盈盈;全球化语境下“软实力”的展示与扩张[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敏;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对改写理论的再思考[D];天津大学;2010年

6 袁雷池;创意产业视野下的中国年文化产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罗继龙;全球化语境下大陆电影中的男性形象[D];苏州大学;2009年

8 毛海江;全球化语境下图像霸权的文化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魏新春;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美静;在全球化语境下探索民族艺术发展之路[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46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346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