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论民族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及其制度保障

发布时间:2018-04-21 22:20

  本文选题:民族文化产业 + 生态化发展 ; 参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独特性、多样性、生态脆弱性、难以保护性、意识形态性等特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民族文化产业应选择生态经济模式生态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取决于制度保障,强调政策和法律即制度环境的创设,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引导、推动和保障作用。
[Abstract]:The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ain type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ts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as the pillar industrial goal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itself are unique, diversity, ecological fragility, difficult to protec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e of mean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determines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depends on the system guarantee, emphasizing the creation of the policy and law, tha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should be fully developed. The role of guidance, promotion and guarante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法学院;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2LZUJBWYB 058)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2 高俊杰;董淑华;;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3期

3 徐宝华;郭英;;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4 包泉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5 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6 张强,龙鳞;对民族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6期

7 罗昌勤;;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探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生态缺失及对策——以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10期

8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年06期

9 孟航;;机理·类型·模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论纲[J];理论月刊;2013年04期

10 陈心林;民族文化产业:西部开发中的优先领域[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健;西南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以广西为释例[J];八桂侨刊;2005年01期

2 姜红莹;;张家界旅游开发的特色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3 田化;;我国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4 杨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谈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5 董云川;刘永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高校的文化传承责任——“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个案简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6 刘勇;从历史深处走向现实与未来——对北京文化独有魅力及发展态势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董晓萍;;大学圈中的学报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在中国民俗学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邱运胜;;彝族十月年的历史与变迁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罗刚;郑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性发展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敏;;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策略探析[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青梅;;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及其变迁——以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为个案[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肖蓉;罗玉达;;浅析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阳市和谐文化建设[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贾克勤;;浅析创造性思维与创意文化经济理论意义[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杰远;;文化的断裂与教育的使命[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德林;;草原文化的现代化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陈桂炳;;泉州民俗文化三论[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青觉;谢广民;;边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兴边富民[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自然;周传慧;;试论西部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构的特点[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10 李嘉珊;李环;;转型期北京演出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剖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延超;民族体育的生态与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6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萌;SY广播电视台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博;平山木柄瑶的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俊林;当代发达国家公共文化资助体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徐金笛;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建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晓静;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伟雄;技术进步视阈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月华;天津文化产业中的相声演出市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炯;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周文彰;;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4 张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和产业;2006年02期

5 ;文化产业投资 机遇与风险并存[J];硅谷;2010年12期

6 覃萍;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J];改革与战略;2004年12期

7 苑浩;;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政策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李霞林;土家族风俗习惯与精神文明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9 索晓霞;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运行机制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10 龚永新;三峡茶文化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杨福泉;[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N];人民日报;2011年

3 强罡;[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姜海军;[N];青海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自兴;;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丁树群;;浅谈当前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胡静;顾江;;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经济管理;2007年21期

4 袁立擎;高晓华;;全球化视域下民族文化产业的现实境遇与发展理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黄荣平;;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与金融支持研究——基于发展石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08年01期

6 曹丽娟;;论四川民族文化产业的主要着力点[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丁智才;;民族文化产业:文化广西的必然选择[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杨华;阿拉达尔图;;对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实事求是;2009年02期

9 李铁;;关于发展延边民族文化产业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路雁冰;刘俊娟;;贵州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星星;孙信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路径——以广告为分析视角[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2 黄树茂;覃乃勉;;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金融支持不可或缺——浅析金融支持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对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傅宏;;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史金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开发前景[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5 叶永恒;刘素梅;;安远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6 王淑娟;;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探讨[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贵州省法学会选送论文6篇获部级奖励[A];贵州法学(2014年第9期)[C];2014年

8 左莉;张勇;张晓庆;王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孵化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利俊;;坚持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加快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樊敏;;试论布依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文化产业的发展[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我州民族文化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品牌[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2 记者 贾永强;呼市民族文化产业基地落成[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3 杨正林;走活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棋子”[N];西藏日报;2010年

4 记者 宋志勇;将民族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5 本报记者 黄蔚 实习生 饶思锐;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N];贵州日报;2011年

6 ;解决发展贵州民族文化产业资金难题[N];贵州政协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邹海林;临夏 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基地[N];甘肃日报;2013年

8 特约记者 于立平 通讯员 杨洁;阿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靓 筋骨强[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3年

9 王晓霞;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吴一鸣 刘兵兵;依靠科技提升民族文化产业[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姚芳;对大力发展我区民族文化产业的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郭丽;长春紫玉木兰民族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廖恩如;藏羌走廊文化产业公共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徐步飞;鄂尔多斯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选择[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王海洋;天津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7 刘文颖;民族文化产业化与区域民族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苏平;西双版纳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园丰;民族文化产业与就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赵子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4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784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