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视域下的微电影类型研究
本文选题:产业 + 微电影 ; 参考:《当代电影》2014年12期
【摘要】:微电影产业已初具规模,其商业价值不容忽视,因而"微电影类型"作为标准化的产品规范,不仅是产业的自觉选择,也将是市场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微电影的民间性和草根性,使之成为视频行业中少见的"自由之地",它不自觉地承担了舆情监督和社会批判等公共文化功能,同时成为直观表现个体情绪、情感、信息和意见的内容载体。趋于商业的微电影类型,趋于非功利的多样化个体表达,成为微电影发展中矛盾却统一的两个方向。
[Abstract]:Micro film industry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and its commercial value can not be ignored. As a standard product specification, "micro film type" is not only a self-conscious choice of industry but also an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lklore and grassroots of the micro film make it a rare "free place" in the visual frequency industry, which is unconsciously undertaken.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and social criticism and other public cultural functions, at the same time, become the content carrier of individual emotion, emotion, information and opinion, and tend to commercial micro film type, and tend to be non utilitarian and diversified individual expression, and become the two direction of contradiction but un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 film.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
【分类号】:J9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高一然;;“新潮影像:微电影命名与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J];电影艺术;2012年04期
2 吴迎君;;微电影:一个问题漩涡的勘探[J];当代电影;2013年05期
3 饶曙光;;微电影:新的电影形态、新的产业业态[J];当代电影;2013年05期
4 何开丽;;罗伯特·斯塔姆电影类型理论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张波;;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6 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J];艺术评论;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曼青;;浅谈谍战剧的审美突破[J];电影文学;2012年03期
2 罗倩;;用SWOT法浅析微电影[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2期
3 危怡;;当下网络剧创作的主流文化价值导向探究[J];电影文学;2012年17期
4 刘新芳;;微电影的经营与管理初探[J];今传媒;2012年09期
5 陶冶;;微电影:路在何方?——一种营销学的读解[J];当代电影;2012年10期
6 李艾璇;;类型融合与价值观超越——影片《听风者》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10期
7 刘慧;陈尚荣;;“微传播”语境下的“微电影”[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陈丹;;浅析微电影的经营与管理[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06期
9 何少杰;朱青;;微电影:命名、分类及本体论初探[J];电影新作;2013年02期
10 宋永琴;徐虹;;“贺岁”喜剧电影的叙事机制与消费景观审思——从《泰V纭贰ⅰ段饔谓的А废窒筇钙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黄舜;论广告微电影的视听语言运用特点[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3 薛国梅;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伟;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吕艳萍;数字时代的微电影营销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6 金柔雅;草根文化视野下的微电影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7 王萌;中国大陆微电影生存状态与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尹翠;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张敏;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形式—微电影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10 赵凌晖;微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君;;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陈红莲;;网络“微电影”的传播学解读——以《老男孩》《四夜奇谭》等的热播为例[J];今传媒;2011年12期
3 吴迎君;;“无暇之人”——数字网络新媒体语境中的主体建构逻辑省思[J];电视研究;2011年04期
4 司若;张宴硕;;青年电影的新媒体孵化[J];电影新作;2012年01期
5 王宗峰;;人民美学与角落书写 作为文艺事件的贾樟柯电影[J];电影艺术;2007年05期
6 倪祥保;;“微电影”命名之弊及商榷[J];电影艺术;2012年05期
7 张颐武;;“事件”的冲击——“微时代”的文化想象力[J];电影艺术;2012年01期
8 闻过;;电影创作与理论:新视阈·新方法[J];电影艺术;2012年01期
9 康初莹;;“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J];新闻界;2011年07期
10 聂伟;吴舒;;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海龙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朝阳;;振兴艺术片,优化电影类型结构[J];电影艺术;2006年03期
2 张媛;;电影类型与后电影产品开发——基于电影类型相关度的分析[J];电影文学;2008年11期
3 杨红梅;张兆利;;电影类型划分方法新论[J];电影文学;2008年07期
4 何开丽;;罗伯特·斯塔姆电影类型理论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路璐;;精神“午餐肉”:解析美国大萧条时的热门电影类型[J];视听界;2009年02期
6 蓝凡;;电影类型新论[J];艺术百家;2012年06期
7 史志文;;有一种电影类型叫“双雄”[J];东方电影;2012年06期
8 周铁东;;关于电影类型的杂感[J];大众电影;2012年19期
9 曹霁;关注电影类型化[J];电影;2002年10期
10 赵海城;;电影类型化与电影专业化的一点思考[J];当代电影;2010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颖;电影类型创作有待提高[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康婕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研究生;电影类型:本土实践与域外经验[N];中国电影报;2013年
3 ;市场经济呼唤重构中国电影类型生态[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王文革;《泰V纭返牟籚缰N];中国艺术报;2013年
5 饶曙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化[N];文艺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林莉丽 李霆钧;对话赵海城:以电影类型化的手段展现时代风貌[N];中国电影报;2011年
7 文瑾;《荒村客栈》:紧张中蕴含凄美传说[N];中国电影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霆钧;奇幻色彩浓郁 探索电影类型[N];中国电影报;2010年
9 陈玲莉;剧透:更有利于提升观影快感[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10 赵博雅;青涩朦胧的青春物语[N];中国艺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媛;当代美国惊悚电影类型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玉芳;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康娴;魔幻电影类型与美学特征探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陈琦;谍海浮沉[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耿静;是挑战,,不是否认[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宋好芹;试论香港恐怖片[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6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96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