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审视
[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al system,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springing up and developing rapid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has a wide range of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there are also some negative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erefore,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How to rational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This i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concern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but als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meaning of culture and industry and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indust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rise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and finally expounds the basic attitu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ath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沙白;;关于金鹰文化产业的思考[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1年04期
2 淮水;;打造民族文化大省——对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J];支部生活;2003年12期
3 赖祖胜;;要重视文化产业建设[J];人民政坛;2003年05期
4 ;文博会,打造文化贸易领域的“广交会”[J];中国广告;2006年07期
5 容小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促进广西经济加快发展[J];当代广西;2006年19期
6 张政;李力;;绿城金秋谈文化 南宁乡音叙乡情——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籍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J];当代广西;2006年19期
7 张友勤;赵华功;;高密市文化产业现状调查与思考[J];理论学习;2006年10期
8 柳斌杰;;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J];中国报业;2006年05期
9 贾葭;;周小川: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J];华商;2007年12期
10 ;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J];思想战线;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海波;;中国哲学的个性与当代中国的哲学思想[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红凛;;政党制度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疏论[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陈丽媛;;浅谈如何加强民间艺术特色之乡文化产业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安德生;;提升品位 创响品牌——关于加强王公庄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邢娟;;宜兴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亓祥云;韩建玲;;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赵迎芳;;金融危机下的济南文化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9 董彦岭;朱兴婷;;山东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探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苏洁;肖洁;;胶州达尼画家村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勇;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提升[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柳士发;以创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杨琳 显昊 记者 张平;扬八大山人品牌 促文化产业发展[N];南昌日报;2010年
4 程勇军;切实加强文联建设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N];黄山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向红邋万君 实习生 王鹏;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开幕[N];陕西日报;2008年
6 记者 万君邋实习生 王鹏;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闭幕[N];陕西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晶;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N];西安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建军 环宇 记者 鹏玉;认真学习京陕豫先进经验 全力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N];承德日报;2008年
9 兰州市委党校 马丽云;深化地域特色——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N];兰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亚男;社科专家盛赞深圳文化产业发展[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施祖军;商业之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育玮;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9 袁明旭;官僚制视野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冲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源长;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审视[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爱兰;论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及其整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友云;论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4 张凯;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兵云;当代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董磊;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发展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小伟;当代中国乡村秩序格局的演变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8 贲道鹏;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孙立新;成人教育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学兵;随“类”赋彩[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242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24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