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
[Abstract]:Over the past decad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rapidly spread from develope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a new industry, they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Yangtze River Delt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entral China, including two provinces and one city-Jiangsu Province, Zhejiang Province and Shanghai. The superi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abundant material resources and strong industrial system mak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regions in our country.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have unique culture, resources, talent and other basic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a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ities.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2002 and 2007, this paper takes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and calculates the direct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direct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sensitivity, influence, production inducement coefficient and other important indexe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By using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effect betwee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other industries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orrelation effect static analysis and reference.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rough dynamic comparison, we know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leading industries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2) the sensitivit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influence. It shows that the growth of the final deman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mak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above conclus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policies and scholars to follow up the research, and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124;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秋实;;“1992”:创意人的梦工厂 “1992文化创意产业区”首期项目即将完工[J];广告人;2009年06期
2 景向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J];北京观察;2006年06期
3 杜梅萍;;破除瓶颈制约 发展创意产业——访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志[J];前线;2007年02期
4 王鹏;;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对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启示[J];现代乡镇;2007年02期
5 李焱;;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实施“12345”振兴工程[J];投资北京;2007年04期
6 钟京信;;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J];企业文化;2007年08期
7 ;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巡礼——景德镇陶瓷篇 文化创意产业改革中国 陶瓷国粹是突破口[J];中关村;2007年09期
8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报告[J];世界发明;2007年01期
9 吉路;;从“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趋势论坛”在台举行说起(上)[J];北京档案;2007年12期
10 王艳;;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对杭州的启示[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咏;黄苏萍;;高铁和同城化背景下浙江文化创意创业人才集聚的机遇与对策[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2 陈冬;;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思路与对策[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玲;;谈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4 隋岩;;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背景及中国影视的发展趋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李继东;;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四大要素及其关系初探(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6 张振鹏;王玲;;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迟树功;;抓住金融危机中孕育的机遇 加快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张曼;;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模式探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9 杨雪松;;宏观背景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10 梁红秋;;破解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难题[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夏斐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战略升格[N];杭州日报;2010年
2 汪秋萍;江苏未来影视文化创意园开工[N];新华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夏斐;浙江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落户杭州[N];杭州日报;2009年
4 庞亚君邋陈立华 陈进红;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恰逢其时[N];中国工商报;2008年
5 记者 徐文营 徐立京;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办[N];经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刘芳;30亿贷款激活百余文化创意项目[N];北京日报;2008年
7 记者 沈衍琪;文博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交易重地[N];北京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志民 杨英刚;河南邮政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N];河南科技报;2009年
9 市发改局 罗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N];珠海特区报;2009年
10 ;为文化创意产业插上飞翔的翅膀[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暴琪;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李仙德;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琴;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一般理论及其对长三角的应用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黄国华;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流转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毛新雅;中国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丹;区域合作视角下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小文;产品细分视角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万英发;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魏亚平;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6 王毅;证券市场的发展与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孙菲菲;关于构建统一多层次的劳动市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徐丽;长三角城市群16城市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潘尧;区域贸易投资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杨青;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7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24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