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中国传媒体制改革新论——一种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民主分权理论范式

发布时间:2020-06-13 00:11
【摘要】:中国传媒体制改革不仅涉及博弈主体多元化和政府、传媒、公众三大主体于传媒结构内的博弈均衡问题,也不单是传媒政策模式转换的问题,其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基于权力分割和剩余控制权配置的传媒制度安排。在中国社会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国际传播旧秩序日益解构和新格局日益成型的当下,"三权合一"的一元化行政管理分权模式已明显成为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发展的障碍与束缚。从制度分权的视角,以异权系数分割的民主分权理论范式,对传媒制度安排进行探索、修正与完善,不失为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传媒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有益思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振超;;轴心辐射模式:一个制度性分权长期难以推行的解释框架[J];理论探讨;2008年01期

2 李向阳;;论通向分类运营的政策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J];新闻大学;2006年02期

4 霍步刚;傅才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娟;刘勇;;探索与创新——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产业化进程的三个历史阶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沈有元;唐黎;;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史论略[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赵心宪;;少数民族的文化品牌开发:秀山“花灯寨”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4 张文锋;;传媒体制与违法广告监管的思考[J];采写编;2012年01期

5 尹明;;中国传媒产业政府规制改革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纪秀明;;传媒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明;;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研究述评[J];东南传播;2010年10期

8 陈立生;;论当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历史方位[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傅才武;陈庚;;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一个宏观分析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梅明丽;;三网融合困境的多维视角审视[J];东南传播;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书文;;政府间纵向关系的“中国模式”:体制架构与改革方向——基于要素分析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尹力;媒介权力的畸变[D];南京大学;2011年

4 周亭;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张宁;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媒介再现[D];复旦大学;2007年

6 唐俊;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蔡海龙;传媒生态视阈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陈邦武;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刘伟伟;政治控制、市场竞争与中国地方党报的影响力(1978-2009)[D];南开大学;2009年

10 薛立强;授权体制:改革时期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优;对中国纵向政府间“职责同构”模式的研究及反思[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张青英;关于中国传媒业政府规制中出现的几点问题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杨瑞琴;对乌海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阮健;网络新闻伦理失范成因的后现代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栾玉波;中国高校校园媒体现状与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潘多梅;《都市消费晨报》改革和发展策略[D];新疆大学;2011年

7 王爽;论票务系统建设与艺术院团改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爽;文化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谢宽;中国传媒业外资监管的系统耦合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熊剑骁;环境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金安平;建国初期中央和地方关系若干原则的形成[J];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02期

3 王伟,武中哲,成锡军;国内学术界关于“单位制”的研究综述[J];发展论坛;2001年03期

4 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J];东南学术;2000年02期

5 严三九;吴艳;;上海广电“台化”及制播分离改革这一年[J];南方电视学刊;2010年03期

6 严昭柱;;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J];人民论坛;2006年12期

7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8 李良荣;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J];现代传播;2003年04期

9 夏骏;胡智锋;顾亚奇;;十字路口的中国电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力争三年内建立起报业新体制的基本框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提出《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措施》[J];中国报业;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豪杰;;从窃听丑闻看媒介权力的异化[J];新闻世界;2011年10期

2 张辉锋;;传媒业的内容产品是否是公共品?[J];国际新闻界;2006年02期

3 赵中颉;;简论以科学发展观改革我国传媒的体制[J];科技传播;2009年04期

4 强月新;余建清;;2007年我国传媒资本运营回顾与展望[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张熙;;试论我国传媒体制改革[J];改革与战略;2006年09期

7 张春华;;传媒体制、媒体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基于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年03期

8 李松龄;罗韵娟;;传媒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年06期

9 李妍;;转型中的俄罗斯新闻传播[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1期

10 闫名驰;;解释性媒介对美国媒介发展及其从业者的影响[J];今传媒;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s

本文编号:2710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710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