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9:19
本文关键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文化产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认为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是由“文化”与“金融”二者相互陌生,文化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自身特性,以及金融业缺乏创新造成的。文化产业要突破融资困局,不但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大胆进行金融创新,还需要改善融资环境,做好融资配套设施的建设。我国文化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正在进行融资实践探索,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在摸清我国财政资金、银行信贷、社会资本对接文化产业情况以及投融资环境现状后,还尝试进一步指出各方面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本文对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有所裨益。 本文的研究路线是,首先指出文化产业投融资弱质问题需要矫治,从文化产业本身和金融机构两方面分析文化产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接着回顾了国外投融资理论和模式,希望能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然后探讨如何从财政、银行和社会资本三大方面开拓投资渠道,实现资本与文化资源的对接。最后提出投融资困境的解决还需要培养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并为改善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提出了建言。 文章的主要观点有:(一)文化产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特征;(二)财政支持文化产业要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探索财政投入方式;(三)实现银企顺利对接需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探索为文化企业量身定制的贷款模式;(四)扫清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体制障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文化企业,设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利用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形式,撬动海量社会资本注入文化产业。(五)培育良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生态环境需要国家规划规制的倾斜,税收政策的优惠,还需要平台建设为投融资双方的搭起桥梁。
【关键词】:无形资产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银企对接 上市融资 税收优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1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插图索引11-12
- 附表索引12-13
- 第1章 绪论13-19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3-14
- 1.1.1 选题背景13
- 1.1.2 选题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19
- 1.3.1 研究内容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第2章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弱质问题需要矫治19-24
- 2.1 文化产业长期运行于整体金融轨道之外19-20
- 2.1.1 传统金融机构缺乏对文化产业的了解19-20
- 2.1.2 传统文化企业亦不惯于运用金融工具20
- 2.1.3 中国金融行业创新思维比较弱质20
- 2.2 文化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特征20-22
- 2.2.1 文化企业有形资产抵押能力弱21
- 2.2.2 文化企业知识产权难以估价21
- 2.2.3 文化企业成长伴随高风险21-22
- 2.3 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与银行的慧眼22-24
- 2.3.1 如何认识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与迸发力22
- 2.3.2 如何提升金融机构的文化情结与战略慧眼22-23
- 2.3.3 如何改造新时期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姻23-24
- 第3章 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与借鉴24-35
- 3.1 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理论24-27
- 3.1.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24-25
- 3.1.2 信贷配给理论25-26
- 3.1.3 资本结构理论26-27
- 3.2 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27-32
- 3.2.1 美国模式27-30
- 3.2.2 英国模式30-31
- 3.2.3 韩国模式31-32
- 3.3 启示32-35
- 3.3.1 不可或缺的政府支持32-33
- 3.3.2 多元的融资方式33
- 3.3.3 良好的投融资环境33-35
- 第4章 我国财政、银行、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有机对接35-51
- 4.1 刚性财政金融血脉35-39
- 4.1.1 财政支持文化产业的国家责任35-36
- 4.1.2 财政支持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36-37
- 4.1.3 财政支持文化产业的投入方式37-39
- 4.2 倡导银企对接39-44
- 4.2.1 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建立40-42
- 4.2.2 文化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42-43
- 4.2.3 银企对接的内动力蕴育43-44
- 4.3 拓宽社会金融渠道44-51
- 4.3.1 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格局45-46
- 4.3.2 社会资本注入文化产业的障碍46
- 4.3.3 社会资本对接文化产业的路径46-51
- 第5章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生态环境建设51-56
- 5.1 规划规制支持51-53
- 5.1.1 文化市场的布局与建设51
- 5.1.2 土地、设施政策的倾斜51-52
- 5.1.3 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52-53
- 5.2 税收政策支持53-54
- 5.2.1 税收扶持文化产业的针对性53
- 5.2.2 税收扶持文化产业的实效性53
- 5.2.3 关于“文化保税区”的探讨53-54
- 5.3 打造两个平台54-56
- 5.3.1 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54-55
- 5.3.2 文化产权交易所55-56
-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凡斌;;传媒上市与现代产权制度[J];编辑之友;2011年06期
2 刘冰;科斯的灯塔: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周正兵;李娟;;韩国电影业的风险投资[J];银行家;2006年03期
4 汪芹;发展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5 吴江;;文化产业财政支持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6 李淑芳;;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当代传播;2010年06期
7 徐璐璐;;商业银行开拓文化创意产业信贷领域策略探讨——以北京银行为例[J];当代经济;2010年06期
8 于涛;;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马树华;金昕;;现金流分析:破解文化产业融资难的一种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傅唤昌;;我国文化产业融资促进法律体系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7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