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体制性改革举措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18:33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能量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在文化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已迅速成长为我国文化市场一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然而现行文化体制对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尚存在众多制约因素,在市场准入、信息交流、项目投标、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方面,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正在遭受所有制歧视。从体制上解除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束缚,将有助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改善生存环境并获得更大的发展。 本文试图分析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体制性因素,致力于研究探讨如何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更有利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这一命题,重点选取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直面的市场准入限制、融资困难以及人才紧缺三大难点展开研究。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论文主体部分首先提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已成为文化市场不可小视的生力军这一论断,并通过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面临非国民待遇的归纳,揭示了改革相关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论文用三章篇幅分别研究了市场准入机制的改革举措、融资信贷机制的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举措三大具体问题,就如何改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困境,避免所有制壁垒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对策;最后得出文化体制和政策是影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政府应该尽快推进市场准入机制、融资机制和人才机制的改革,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6.5;G124
【图文】:
图0一1本文逻辑结构图文化体制可以划分为三类大的体制系统,即:宏观管理体制、行业管理体制、微观管理体制,每类大的体制部又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划分出许多具体体制。宏观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党委、政府、文化市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
本文编号:2767690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6.5;G124
【图文】:
图0一1本文逻辑结构图文化体制可以划分为三类大的体制系统,即:宏观管理体制、行业管理体制、微观管理体制,每类大的体制部又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划分出许多具体体制。宏观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党委、政府、文化市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博;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67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76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