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文化资本在国际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8-05 15:16
【摘要】:全球化通常被认为就是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经济,科技,社会与文化和政治等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被迅速提上日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人们之间的交际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到以文化产品为平台的有媒介的文化交际,人们在当地市场上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和购买到外国文化产品。这样,文化产品的输入和输出便成了各国之间进行交际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然而,由于文化产品更多是从西方的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这就造成了许多文化交际问题,比如文化霸权主义,文化的同质化和弱势国家人民文化身份的缺失。 为了解决这些文化交际问题,本文引入“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来研究国际文化交际,即有媒介的文化交际。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来解释法国社会各阶层儿童所受教育不平等这一问题。虽然他的文化资本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文化资本”的提出在许多研究领域包括文化研究领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在研究其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文化资本的三个特性。而且,本文将它们应用到国际文化交际过程中用来研究西方尤其是美国跨国公司如何运用文化资本的三个特性成功地销售其文化产品,民族文化应如何学习他们的经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以及如何使文化全球化向着一个更为多元,健康的方向发展。 本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陈述了论文的写作意义和目的。第二章首先介绍文化,为理解国际文化交际和文化资本这两个概念做铺垫。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领域是国际文化交际,即有媒介的文化交际。这一章的第三部分是重点,分析并质疑了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文化资本的三个特性(独特性,经济价值性和活跃性)为后几章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第三章是重点章节。由于文化资本只能依附于文化物体(文化产品)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所以文化资本(包括三方面因素:物质因素,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必须以文化符号的形式附着在文化物体上。这样,在国际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产品的流动也就是文化资本的流动,我们要研究的是文化资本三个特性在文化产品流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文化资本三个特性的实际运用部分。西方跨国公司,如美国好莱坞,已将文化资本的特性充分发挥,从中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向世界传播了西方的文化。比较而言,民族文化还没有意识到文化资本的重要作用,所以第四章和第五章就指出民族产业应学习西方的做法,利用文化资本传播民族文化,使之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从而促进文化的全球化,让世界文化多样发展。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1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明燕,邸爱英,陈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一项对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的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储召锋;;软权力的思想演进——从修昔底德到约瑟夫·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胡晓燕;论文化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方瑞芬;;汉语语境中恭维语和恭维应答年龄差异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侍中;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说辩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邰文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钱乐奕,郑玲;汉语道歉言语行为之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邹玉婷;;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马艳霞;庄勇;;促进贵州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对策初探——基于社会科学管理的视角[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简圣宇;;“审美威慑”的日常表现——从当下房地产广告谈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牛立超;祝尔娟;;首都圈城市间的合作与治理机制——以京津为例的一个讨论[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海;;试论编辑的文化资本[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9 闫晓庆;;对部分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与影响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雯;王茹;;论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教学方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晓泳;汉英习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流失[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江玉娟;论中文企业简介的英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温雅琴;目的论在中英广告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魏潇;英国人的文化定势[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才华;会话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781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781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