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学位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1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考察与分析
2.1 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
2.1.1 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轨迹
2.1.2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2.1.3 核心竞争力理论评述
2.2 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2.2.1 产业的界定及分类
2.2.2 产业竞争力
2.2.3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核心竞争力
2.2.4 产业核心竞争力
3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建立与分析
3.1 文化产业的界定
3.1.1 文化产业的定义
3.1.2 文化产业的特性
3.1.3 文化产业的分类
3.1.4 文化产业的归属
3.2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出
3.2.1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文化价值观)*战略选择
3.2.2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体系
3.2.2.1 文化生产与消费能力
3.2.2.2 文化传播与渗透能力
3.2.2.3 文化创新能力
3.2.2.4 文化市场营销能力
3.2.2.5 总结
4 国内五大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4.1 京津翼经济圈之核心——北京
4.1.1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4.1.2 北京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
4.2 长江三角洲之腹地——上海
4.2.1 上海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4.2.2 上海文化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之中坚力量
4.3 珠江三角洲之依托——广东省
4.3.1 广东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4.3.2 广东省文化产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气势
4.4 内陆明珠——湖南省
4.4.1 湖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4.4.2 湖南省文化产业:"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4.5 西南典范——云南省
4.5.1 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4.5.2 云南省文化产业:多元文化的共存性
5 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与现有状况分析
5.1 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5.1.1 政治环境
5.1.2 经济领域
5.1.3 科学技术领域
5.2 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文化资源赋存状况分析
5.2.1.1 宗教文化资源
5.2.1.2 民俗文化资源
5.2.1.3 旅游文化资源
5.2.1.4 人文社会资源
5.2.1.5 其他文化资源
5.2.2 福建文化产业开发的SWOT分析
5.2.2.1 优势(Strengths)
5.2.2.2 劣势(Weakness)
5.2.2.3 机遇(Opportunities)
5.2.2.4 挑战(Threats)
6 福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泰宁县文化产业的旅游文化开发战略为例
6.1 泰宁县旅游文化开发的现状及其评价
6.1.1 资源赋存状况
6.1.2 泰宁县开发旅游文化的比较优势
6.1.2.1 三性合一突显泰宁县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性
6.1.2.2 独具一格的人文情怀·特色旅游资源交相辉映
6.1.2.3 旅游·文化——经济如虎添翼
6.2 泰宁县旅游文化开发的核心载体
6.3 "文化靓县"——泰宁县的战略选择
6.3.1 实施"文化靓县"战略的前景目标
6.3.2 "文化靓县"战略的产业内涵
6.3.3 开启"文化靓县"战略的金钥匙
6.3.3.1 古城文化形象打造
6.3.3.2 丹霞·泰宁旅游文化品牌的整合与提升
6.3.3.3 闽北民俗文化村
6.3.3.4 岩穴文化的开发与创新
6.3.3.5 名人活动遗迹的修复、保护与开发
6.3.3.6 名人宗祠及谱牒开发
7 构筑福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7.1 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7.2 福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大因素分析
7.2.1 福建文化生产与消费状况分析
7.2.2 福建文化传播与渗透能力分析
7.2.3 福建文化创新能力分析
7.2.4 福建文化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7.3 培育福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法宝
7.3.1 福建文化之哲学根基:闽学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7.3.1.1 闽学的地位与作用
7.3.1.2 闽学文化的精神内涵
7.3.1.3 闽学文化的传承
7.3.2 模式选择:建立文化产业集群
7.3.2.1 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
7.3.2.2 福建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
7.3.2.3 建立福建文化产业集群的战略重点
7.3.3 区域提升:创建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带
7.3.3.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7.3.3.2 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带的主体格局
7.3.3.3 创建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带的战略意义
8 若干对策建议
8.1 明确政府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8.2 构建区域合作平台
8.3 加快文化的资本市场建立
8.4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8.5 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工程
8.6 加强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意相结合
8.7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浦任;;文化产业应对“入世”冲击波[J];新经济;2000年12期
2 ;“十二五”期间将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J];编辑之友;2011年06期
3 ;一玉口中国——首届全球翡翠·国学·文化产业高峰论坛[J];中国宝玉石;2011年03期
4 ;广州论道:文化产业的今天与明天[J];黄金时代;2010年02期
5 杜晓燕;;美国财政政策对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支持探析[J];财政监督;2011年12期
6 胡正荣;李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中国电视文化产业[J];电视时代;2010年01期
7 本刊记者;;我校承办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山东馆参展活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赵娟;;福保村:从工业迈进文化产业[J];新农村;2011年07期
9 王克修;;正确把握文化产业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J];改革与开放;2011年15期
10 郑晓龙;;激活民营资本 盘活文化产业[J];北京观察;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4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8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10 陈树文;宋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探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葛洪才;深圳战略:向文化产业大转向[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田文;向文化产业进军[N];中国工商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魏晓霞;发展文化产业意义深远[N];中国旅游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朱文伟;文化产业:展览航母由此启航[N];中国贸易报;2005年
5 韩宗树 邹文锋;岳阳文化产业突围记[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向勇;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构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马相武 ;文化产业的走出去战略[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金元浦;文化产业:不断嬗变和生成的概念[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张典;文化产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罗云川;探讨文化产业“四新”[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3 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刘蔚;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5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熊小芳;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漆飞;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郑淼茜;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6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82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