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电视媒体对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11 00:58
   艺术品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晶,具有不可重复性。艺术品的价值在于精神层面的认同。而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上,除了艺术价值的认同以外,更多的因素在于其市场推广和市场的营销手段。美国经济学家哥德哈伯指出:“如果你用美元数量测量一个艺术家的生产力,你会发现,最引人注意的艺术家最赚钱。”怎样才能引人注意,怎样才能从直观上、从内涵上创造艺术品的独特风格,成为艺术品创作过程中最迫切的问题。更高层次的艺术鉴赏才能从这些具有特殊表达的和情感宣泄的方式中博得认同,艺术的魅力才能展现。 但是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其交易实际与这些艺术品鉴赏规律有很大的差异。引人注意,更多的是运用媒体手段和市场营销手段来实现。媒体,特别是具有直观表现力的媒体,在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宣传推广上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是市场环节中的重要一环。电视媒体在公众传播领域里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媒体”。电视媒体的传播特色也十分契合艺术品创作、鉴赏、市场表现的规律特点,其对艺术品市场的作用力形成是与艺术品市场逐渐成熟的过程同步的,研究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掘文化产业资源,引导中国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是艺术品市场的一部分,也是区别于现当代艺术品市场而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特殊市场,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更成为电视媒体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在驱动电视媒体的动作?电视媒体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一部分,拟或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成为电视媒体经济利益链条中的一环,其错综复杂的关系,亟待梳理和总结,以避免市场风险和行业风险,以利于健康发展。本文借助中国电视媒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历年来在操作艺术品投资类节目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及其对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利用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的一般规律来探求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和电视媒体的作用原理。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J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概述
    1.1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界定
        1.1.1 艺术品市场的界定
        1.1.2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界定
    1.2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规律和特点
        1.2.1 中国古代艺术品创作、鉴赏和市场的关系
        1.2.2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和现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差异
    1.3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进程
        1.3.1 小众收藏:古玩市场阶段的初期发展
        1.3.2 大众投资:收藏和投资的分流
第2章 电视媒体与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作用模式
    2.1 电视媒体反映艺术品市场的节目样式
        2.1.1 国外艺术品投资类电视节目模式
        2.1.2 国内艺术品投资类电视节目发展进程
    2.2 国内艺术品投资电视节目的专业特性
        2.2.1 小众化内容,大众化叙事
        2.2.2 专业内容的表达与收视率的矛盾
    2.3 国内电视媒体与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作用模式
        2.3.1 鉴赏和鉴定:视觉表达的优势
        2.3.2 评估与定价:逻辑悬念的高潮
第3章 中国古代艺术品投资类电视节目的传播分析
    3.1 电视媒体的公信力的形成
        3.1.1 真实是电视媒体的本质属性
        3.1.2 电视媒体的视角影响其公信力的塑造
    3.2 艺术品投资类电视节目的受众分析
        3.2.1 视觉体验和文化需求
        3.2.2 鉴定悬念
        3.2.3 投资冲动
    3.3 中国古代艺术品投资类电视节目的导向功能
        3.3.1 话语权:强势的电视媒体
        3.3.2 政策导向:弱势的电视观众
第4章 电视媒体和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病理分析”
    4.1 媒体和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同构
        4.1.1 公信力倾倒:大众传媒的伦理困境
        4.1.2 资本导向:媒体与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同构
    4.2 电视媒体之“累”
        4.2.1 收视率之“咒”
        4.2.2 模式抄袭:创新乏力
        4.2.3 声音嘈杂:竞争乱象
    4.3 媒体不熟悉的市场
        4.3.1 拍卖市场、古玩市场和黑市
        4.3.2 交易规则的黑洞
第5章 电视媒体和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关系的重构
    5.1 矛与盾
        5.1.1 电视媒体自律
        5.1.2 弱化营销、引导投资
        5.1.3 积极创新、文化回归
        5.1.4 针砭时弊促发展
    5.2 关系重构
        5.2.1 电视媒体艺术品投资节目定位原理
        5.2.2 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营销之媒体工具
        5.2.3 受众觉醒:第三方力量的崛起
        5.2.4 底线:政策法律
    5.3 艺术品投资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5.3.1 明确媒体立场、促进市场发展
        5.3.2 传奇性、故事性强化
        5.3.3 服务观众、防范风险
        5.3.4 文化价值的再发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莉;;从文本消费到文本生产——浅析《阿凡达》中国粉丝的文本生产类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齐伟;;微博与华语电影营销的新选择[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赵国祥;;广告视觉语言传播与受众研究[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1期

4 曹海峰;曹亚峰;;试论小众传播与新媒介文化[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5 胡忠青;网络媒体“把关人”存在形式与作用的转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6 彭博;周伯华;;制播分离:电视产业的必然发展进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7 袁志坚;;媒介融合进程中的编辑业务变革——基于理念、流程、产品的视角[J];中国编辑;2009年06期

8 李建伟;董彦君;李天姣;;社会化媒体编辑力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J];中国编辑;2012年03期

9 田华;;粉丝电影热映的传播学解读[J];编辑之友;2012年02期

10 王勇;;论出版对电视讲座的克隆[J];今传媒;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劲松;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红波;农村受众的使用、需求与IPTV发展[D];上海大学;2011年

8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赵冰;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堃;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丰义哲;国内网球专业期刊对上海大师杯赛报道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易小邑;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传播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6 潘娴;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韩韬;网络电视的传播优势与发展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丁雅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秀波;选择性心理价值的传播哲学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5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835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d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