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124
【部分图文】:
000.00%%% 22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年图1一23、民族节庆文化品牌质量并举民族边区充分利用节日文化资源,创新和打造了一大批民族节庆文化品牌。例如,恩施州自1995年开始连续以“女儿会”为主题举办的“女儿会民族风情游”活动以及一年一度的“清江闯滩节”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①铜仁地区举办了第五届、第六届梵净山旅游节、中国百家期刊文学研讨会、中国城市节庆研讨会、德江国际摊文化研讨会、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梵净山庙会、玉屏国际箫笛艺术节、江口梵净山攀崖邀请赛、铜仁市龙舟节、思南县花灯节、沿河县首届乌江旅游节、松桃县苗族“四月八”等节庆活动;湘西州成功举办了“走进边城”、“德夯“中国鼓文化节”、“中国龙山全国滑翔伞锦标①黄伯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24卷第2期,44一55。ll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业图l一l从图1一2可以看出,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十分明显:2006年贡献率为39.8%,2007年为37.6%,2008年为38.3%,2009年为49.9%。湘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2006-200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率 (((%))) 6660.00%%%5550.00%}-一 444,,。。。。,{▲一尸尸一 4990%%%4440.00%卜心.....--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声尸一,‘J., UUU
畚牡诙?孪娑跤迩?呙褡宓厍?幕??捣⒄顾悸泛椭氐?在民族边区各地中,张家界市(图2一3)的知名度最高,旅游业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在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下发展迅速,2005年张家界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8:25.5:57.7,人均GDP接近8000元,①在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是最高的。怀化市(图2一3)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在周边区域扮演着文化中心角色,文化产业化程度较高。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倾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祥;;对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2期
2 吕涛;赵德胜;;民族地区科技普及能力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符雪喜;;海南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现状及其成因[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4 王芳;;对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调查与思考——以门源回族自治县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欧阳红;;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陈宪章;;促进多元文化和谐 建设民族地区和谐文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邢绡红;;民族地区高校法学双语教学改革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刘祝;;论民族地区高校本科会展英语教材的建设[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3期
9 李丹;;激发民族地区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兴趣[J];教育艺术;2011年06期
10 马伟华;早蕾;;宗教的生态观及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4 安晓镜;民族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鄢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吴爱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艳艳;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芳;民族经济政策对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邬薇;民族地区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程鹏;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纪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卢贵子;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郑奇勋;民族地区法律信仰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刘志江;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的教育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塔娜;规范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刘伟;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廉政文化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7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88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