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山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空间错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 04:12
  采用重力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分析法,依据2005-2016年山西省11个地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数据,从时空动态分析两大产业的重心迁移轨迹特征,之后对其空间错位程度和类型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①山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重心迁移范围主要集中在山西省中部。文化产业重心波动范围一直在晋中地区,文化产业重心从太原向晋中迁移,但文化产业迁移幅度要小于旅游产业;②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空间错位指数逐年减小,高错位区和中错位区逐年减少,低错位区始终占主导。 

【文章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2019,37(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1. 确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数
        2. 重力模型。利用重力模型计算山西省某区域的旅游资源、文化产业重心。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3. 空间错位指数模型
    (二) 数据来源
二、山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重心时空动态分析
    (一)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重心在纬度上演变对比分析
    (二)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重心在经度上演变对比分析
    (三) 文化与旅游产业重心时空演变分析
三、山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空间错位时空动态演变
    (一) 2005-2008期间山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空间错位较为严重
    (二) 2009-2012期间山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空间错位减缓
    (三) 2013-2016期间山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基本同步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省替代产业的选择基准及演替模式研究[J]. 张璐,薛耀文.  改革与战略. 2018(05)
[2]珠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J]. 袁俊,高智.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1)
[3]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变动分析[J]. 曲景慧.  生态经济. 2016(09)
[4]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J]. 李凌雁,翁钢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02)
[5]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测度与评价[J]. 侯兵,周晓倩.  经济地理. 2015(11)
[6]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 尹华光,王换茹,姚云贵.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7]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动因及其效应分析——以四川为例[J]. 但红燕,徐武明.  生态经济. 2015(07)
[8]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中国滨海旅游地区差异研究[J]. 刘占福,韩增林,夏雪.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03)
[9]区域旅行服务、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研究[J]. 翁钢民,陈林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4)
[10]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测度与评价——以湖南省为例[J]. 杜焱.  经济地理. 2014(06)



本文编号:3203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203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