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钱币学会收藏中国钱币的历史(上)
发布时间:2021-07-13 06:53
<正>没有哪种钱币像远东国家的那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材质,书体也千变万化。没什么比这更有吸引力的了,然而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亨利·拉姆斯登,1914年[1]亨利·亚历山大·拉姆斯登在1914年写下了上面这段话,现在西方学者对远东钱币的
【文章来源】:中国钱币. 2019,(05)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小早川邮币商会,横滨,明信片,美国钱币学会档案
18二○一九年第五期总第160期略去不重要的版别,比如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拉姆斯登是颇具盛名的东亚钱币收藏家[20]。他收藏有15000多枚钱币,对暹罗瓷币也非常热衷[21]。他的藏品大部分集中在东亚,也就是他的居住地。他和他妻子的兄弟小早川一起工作。小早川经营邮票和卡片,在拉姆斯登加入后,小早川商会也开始涉足钱币和古董交易,店铺地址在水町通り34号(图1)。小早川公司印制的明信片展示了他们的工作状态:拉姆斯登和小早川领导一众男女员工(图2)。很多委托人都住在国外,他们作为中间商为欧美藏家供货,拉姆斯登提供建议,也尽力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然而当他寻找钱币时,往往把品相最好的留给自己。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有拉姆斯登的代理人,他们积极寻找钱币,当时市场上大部分钱币都是通过非法盗掘获得的。他还会亲自去看大规模的藏品。当时正值清朝灭亡和辛亥革命之际,政治环境给了拉姆斯登很大便利,因为很多藏家试图变卖财产逃离家园。他在信中这样描述:“去年夏天(1911年)在中国的时候我感觉局势风波诡谲,于是打算买些藏品,它们的拥有者担心局势不稳,因此我能以合适的价格入手。我尽可能购买钱币以满足这一两年的需求。”[22]1912年春他又写道:“北京的代理人前几天刚回来,他说尽管劫掠来的文物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拿到,但是在钱币圈里很难找到东西了。我和他的看法一样,这些麻烦事过去以后中国的情况会好转,尤其是钱币,日本在最近的两次战争后也是这样。我在南京的代理人回来了,他说钱币稀缺且价格高的情况持续加剧。我开始担心很快就在中国买不到好东西了,市场变得和日本一样贫瘠,尽管这个过程会慢一些。”[23]拉姆斯登利润丰厚的囤购难以为继,市场
登这样描述横滨古泉会:“……更像是小家庭。我们在会员们的家里见一面(有时是两次或三次)。我估计我收藏的中国钱币是最好的也是最多的,当然也有一些日本钱币,在这个国家我们完全不谈外币,我们比日本其他的钱币学会做的都好。我们定期举办展览,并且明年将作为唯一的日本钱币学会代表前往布鲁塞尔。”[26]学会成员会把拓片寄给拉姆斯登,他再把这些拓片粘在杂志上。钱币被分门别类地注明品名和藏家姓名。相当一部分钱币来自霍兰德·伍德和小约翰·莱利,他们都在纽约,也有尼尔·芒罗以及拉姆斯登自己的(图3)。在这页杂志上,布币的下方的说明文字,右边的读作“约翰·莱利,美国”,左边的读作“尼尔·戈登·芒罗,横滨”。很可能拉姆斯登在将布币寄给莱利之前就制作了拓片。根据东亚的传统,每个藏家都会把私人印章盖在自己藏品的拓片上。在书籍和画作上也常常盖上印章。拉姆斯登和芒罗生活在日本,他们也必须有自己的印章。莱利和伍德的印章可能是拉姆斯登制作的,也归他使用[27]。对拉姆斯登来说,钱币研究与收藏是放在首位的,交易排在第二位。他需要维持生计,却不怎么关心赚钱。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研究钱币和著书立说,1910年他告诉罗宾逊他的钱币生意是为了保持活跃度而不是用来维持生计的。图3横滨古泉会拓摸集,第十二号,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图书馆藏
本文编号:3281582
【文章来源】:中国钱币. 2019,(05)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小早川邮币商会,横滨,明信片,美国钱币学会档案
18二○一九年第五期总第160期略去不重要的版别,比如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拉姆斯登是颇具盛名的东亚钱币收藏家[20]。他收藏有15000多枚钱币,对暹罗瓷币也非常热衷[21]。他的藏品大部分集中在东亚,也就是他的居住地。他和他妻子的兄弟小早川一起工作。小早川经营邮票和卡片,在拉姆斯登加入后,小早川商会也开始涉足钱币和古董交易,店铺地址在水町通り34号(图1)。小早川公司印制的明信片展示了他们的工作状态:拉姆斯登和小早川领导一众男女员工(图2)。很多委托人都住在国外,他们作为中间商为欧美藏家供货,拉姆斯登提供建议,也尽力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然而当他寻找钱币时,往往把品相最好的留给自己。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有拉姆斯登的代理人,他们积极寻找钱币,当时市场上大部分钱币都是通过非法盗掘获得的。他还会亲自去看大规模的藏品。当时正值清朝灭亡和辛亥革命之际,政治环境给了拉姆斯登很大便利,因为很多藏家试图变卖财产逃离家园。他在信中这样描述:“去年夏天(1911年)在中国的时候我感觉局势风波诡谲,于是打算买些藏品,它们的拥有者担心局势不稳,因此我能以合适的价格入手。我尽可能购买钱币以满足这一两年的需求。”[22]1912年春他又写道:“北京的代理人前几天刚回来,他说尽管劫掠来的文物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拿到,但是在钱币圈里很难找到东西了。我和他的看法一样,这些麻烦事过去以后中国的情况会好转,尤其是钱币,日本在最近的两次战争后也是这样。我在南京的代理人回来了,他说钱币稀缺且价格高的情况持续加剧。我开始担心很快就在中国买不到好东西了,市场变得和日本一样贫瘠,尽管这个过程会慢一些。”[23]拉姆斯登利润丰厚的囤购难以为继,市场
登这样描述横滨古泉会:“……更像是小家庭。我们在会员们的家里见一面(有时是两次或三次)。我估计我收藏的中国钱币是最好的也是最多的,当然也有一些日本钱币,在这个国家我们完全不谈外币,我们比日本其他的钱币学会做的都好。我们定期举办展览,并且明年将作为唯一的日本钱币学会代表前往布鲁塞尔。”[26]学会成员会把拓片寄给拉姆斯登,他再把这些拓片粘在杂志上。钱币被分门别类地注明品名和藏家姓名。相当一部分钱币来自霍兰德·伍德和小约翰·莱利,他们都在纽约,也有尼尔·芒罗以及拉姆斯登自己的(图3)。在这页杂志上,布币的下方的说明文字,右边的读作“约翰·莱利,美国”,左边的读作“尼尔·戈登·芒罗,横滨”。很可能拉姆斯登在将布币寄给莱利之前就制作了拓片。根据东亚的传统,每个藏家都会把私人印章盖在自己藏品的拓片上。在书籍和画作上也常常盖上印章。拉姆斯登和芒罗生活在日本,他们也必须有自己的印章。莱利和伍德的印章可能是拉姆斯登制作的,也归他使用[27]。对拉姆斯登来说,钱币研究与收藏是放在首位的,交易排在第二位。他需要维持生计,却不怎么关心赚钱。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研究钱币和著书立说,1910年他告诉罗宾逊他的钱币生意是为了保持活跃度而不是用来维持生计的。图3横滨古泉会拓摸集,第十二号,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图书馆藏
本文编号:3281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28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