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基于馆藏印的“鲁艺”校名全称考略

发布时间:2021-07-15 13:49
  <正>"鲁艺",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最早应为"鲁迅艺术学院"的简称。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校,其办学过程与中共领导的革命进程和提出的政治任务结合紧密,具有历史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其中,关于"鲁艺"校名简称和全称问题即是一例。"鲁艺"这一校名简称并非仅指称"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以鲁迅 

【文章来源】:人民音乐. 201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基于馆藏印的“鲁艺”校名全称考略


鲁迅艺术学院图书馆

鲁艺,校名,资料室,戏剧


乐海钩沉Memory70|PEOPLE'SMUSIC|2019·41940年5月,毛泽东题写了“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校名,这是“鲁艺”办学史上的首次更名。经查找,并未见显示有首次更名时期使用的校名全称的藏印,但从部分1938年前后出版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有“鲁艺图书馆文学资料室”的藏印(见图2),证明建校不久学校增设了文学系,并设立了文学资料室。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版的书刊中带有“鲁艺”字样的藏印十分多见,如“鲁艺图书馆资料室”(见图3)“鲁艺戏剧资料室”等(见图4),这表明,在建校之初学校就已经习惯使用“鲁艺”这一校名简称了。三、合编后的“鲁艺”校名:延安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馆藏“延大鲁迅文艺学院图书馆”藏印(见图5),有力地佐证了“鲁艺”合编到延安大学的历史时期以及在校名更定上发生的较大变化,此时“鲁艺”校名全称为“延安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多简称为“延大鲁艺”)。1941年起,延安地区陆续进行较大规模的高校合编。抗战初期,包括“鲁艺”在内的由中共创办的延安地区多所高等院校,其学制多是三几个月的干部短期培训班性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及办学经验和条件的成熟,中共决定陆续将这些短训班形式的学校进行合并,以实施正规化办学。1941年7月,首先有陕北公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3所学校进行了合并,并被命名为延安大学;1943年3月,“鲁艺”加入到合校的队伍,与自然科学院、新文学干部学校、民族学院一同并入延安大学②。合编后的“鲁艺”依旧是学院建制,机构编制也基本保留(唯有将原戏剧和音乐两系合并,成为戏剧音乐系,简称“戏音系”),但由原来独立的一所艺术学院,转变为隶属于延安大学的二级学院。值得注意的是,合编至延安大学的“鲁艺”,其

鲁艺,资料室,文学,延安大学


乐海钩沉Memory70|PEOPLE'SMUSIC|2019·41940年5月,毛泽东题写了“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校名,这是“鲁艺”办学史上的首次更名。经查找,并未见显示有首次更名时期使用的校名全称的藏印,但从部分1938年前后出版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有“鲁艺图书馆文学资料室”的藏印(见图2),证明建校不久学校增设了文学系,并设立了文学资料室。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版的书刊中带有“鲁艺”字样的藏印十分多见,如“鲁艺图书馆资料室”(见图3)“鲁艺戏剧资料室”等(见图4),这表明,在建校之初学校就已经习惯使用“鲁艺”这一校名简称了。三、合编后的“鲁艺”校名:延安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馆藏“延大鲁迅文艺学院图书馆”藏印(见图5),有力地佐证了“鲁艺”合编到延安大学的历史时期以及在校名更定上发生的较大变化,此时“鲁艺”校名全称为“延安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多简称为“延大鲁艺”)。1941年起,延安地区陆续进行较大规模的高校合编。抗战初期,包括“鲁艺”在内的由中共创办的延安地区多所高等院校,其学制多是三几个月的干部短期培训班性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及办学经验和条件的成熟,中共决定陆续将这些短训班形式的学校进行合并,以实施正规化办学。1941年7月,首先有陕北公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3所学校进行了合并,并被命名为延安大学;1943年3月,“鲁艺”加入到合校的队伍,与自然科学院、新文学干部学校、民族学院一同并入延安大学②。合编后的“鲁艺”依旧是学院建制,机构编制也基本保留(唯有将原戏剧和音乐两系合并,成为戏剧音乐系,简称“戏音系”),但由原来独立的一所艺术学院,转变为隶属于延安大学的二级学院。值得注意的是,合编至延安大学的“鲁艺”,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大学历史沿革[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2]“东北鲁艺”史料考辨二则[J]. 王冰凌.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3(02)



本文编号:3285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285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