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景观视角的城市传统集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6:05
我国现代化城市中尚存很多传统集市。从文化景观视角考察这些集市,可以发现其成因与商业需求、地域环境、城市化进程和日常生活的延续性有关。城市中传统集市的构成可以从空间、时间和文化三个方面研究。空间上,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下来的传统集市的位置多延续最早集市形成时的选址,位于交通便利的节点位置;城市传统集市数量基本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增的分布趋势;空间形态呈现出线状、网格状和面状的特征。时间上,集市的集期受到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双重影响。文化上,这些目前仍活跃在城市中的传统集市具有传统商业文化、地域民俗文化和传统日常生活公共空间文化价值。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对传统集市文化景观的承续发展应该采取活化保护的原则,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景观的有机更新上,可以通过作为现代城市商业体系的有益补充、作为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示平台和作为具有活力的传统日常公共生活空间三条路径实现。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2019,26(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城市中的传统集市
1.1 传统集市的发展
1.2 文化景观研究视角的引入
2 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的成因
2.1 商业需求是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形成的最初动力
2.2 地域环境赋予城市传统集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2.3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是一场“洗礼”
2.4 日常生活延续性使得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有了强大生命力
3 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构成
3.1 空间构成
3.1.1 区域位置
3.1.2 空间分布
3.1.3 空间形态
3.2 时间构成
3.2.1 传统集期的时间设置规则
3.2.2 现代城市中传统集市集期设置规则
3.3 文化构成
3.3.1 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文化展示空间
3.3.2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平台
3.3.3 具有传统人居文化特色的公共生活空间
4 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的承续发展路径
4.1 活化保护原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景观的有机更新
4.2 路径一:作为现代城市商业体系的有益补充
4.3 路径二:作为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示平台
4.4 路径三:作为具有活力的传统日常公共生活空间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商业文化对中国城市风貌的影响[J]. 李兵.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09)
[2]赶场地图背后的故事 一座城市的回忆录[J]. 舒芸芸,龚福勤,刘翔翮. 环球人文地理. 2013(20)
[3]转型背景下济宁文化景观的再认识[J]. 郭璐. 城市规划. 2013(04)
[4]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以河北明清大名府城保护规划为例[J]. 曹珂,肖竞. 中国园林. 2013(02)
[5]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 蔡志荣. 西北民族研究. 2012(01)
[6]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景观保护——三十年来我国古村落保护反思[J]. 刘夏蓓.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7]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 李和平,肖竞. 中国园林. 2009(02)
[8]欧洲古代集市的起源及演变意义[J]. 蔡梅良. 文史博览(理论). 2008(07)
[9]关注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景观[J].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 人文地理. 2006(05)
硕士论文
[1]城市生活中定期集市的民俗学观察[D]. 张春.浙江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87321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2019,26(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城市中的传统集市
1.1 传统集市的发展
1.2 文化景观研究视角的引入
2 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的成因
2.1 商业需求是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形成的最初动力
2.2 地域环境赋予城市传统集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2.3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是一场“洗礼”
2.4 日常生活延续性使得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有了强大生命力
3 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构成
3.1 空间构成
3.1.1 区域位置
3.1.2 空间分布
3.1.3 空间形态
3.2 时间构成
3.2.1 传统集期的时间设置规则
3.2.2 现代城市中传统集市集期设置规则
3.3 文化构成
3.3.1 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文化展示空间
3.3.2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平台
3.3.3 具有传统人居文化特色的公共生活空间
4 城市传统集市文化景观的承续发展路径
4.1 活化保护原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景观的有机更新
4.2 路径一:作为现代城市商业体系的有益补充
4.3 路径二:作为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示平台
4.4 路径三:作为具有活力的传统日常公共生活空间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商业文化对中国城市风貌的影响[J]. 李兵.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09)
[2]赶场地图背后的故事 一座城市的回忆录[J]. 舒芸芸,龚福勤,刘翔翮. 环球人文地理. 2013(20)
[3]转型背景下济宁文化景观的再认识[J]. 郭璐. 城市规划. 2013(04)
[4]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以河北明清大名府城保护规划为例[J]. 曹珂,肖竞. 中国园林. 2013(02)
[5]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 蔡志荣. 西北民族研究. 2012(01)
[6]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景观保护——三十年来我国古村落保护反思[J]. 刘夏蓓.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7]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 李和平,肖竞. 中国园林. 2009(02)
[8]欧洲古代集市的起源及演变意义[J]. 蔡梅良. 文史博览(理论). 2008(07)
[9]关注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景观[J].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 人文地理. 2006(05)
硕士论文
[1]城市生活中定期集市的民俗学观察[D]. 张春.浙江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87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28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