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理论视角下粉丝经济崛起认知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1-08-16 15:22
随着互联网成为人们的交往方式和娱乐方式,技术赋能下,社会个体的生存状态与个人主观体验被最大化释放。娱乐及游戏精神开始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和精神范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并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精神生活带来相应的影响。由此,游戏理论正式被提出,强调游戏中主体的自由、投入与愉悦;而"粉丝",最初即指所谓的追星族,形容对偶像和明星的狂热崇拜者。本文旨在将游戏理论和粉丝经济建立联系,揭示粉丝经济崛起的"游戏"基础,并透过粉丝经济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传媒场域表现出的重情感体验、娱乐化、意义虚无等特征。我们既可以充分利用理论资源,挖掘粉丝经济强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要解决粉丝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避免"过娱乐化"对粉丝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粉丝经济崛起的大众文化基础———传播的游戏化趋向
二、粉丝经济的受众群体———基于游戏诞生的趣缘共同体
三、粉丝经济的发展路径———与游戏精神实现对接
四、粉丝经济的“过娱乐”困境———“狂欢”时代的价值反思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参与、沉浸、反馈:盈余时代有效传播三要素——关于游戏范式作为未来传播主流范式的理论探讨[J]. 喻国明,杨颖兮. 中国出版. 2018(08)
[2]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游戏化及其表征——一种符号学视角[J]. 蒋晓丽,贾瑞琪.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1)
[3]IP热背景下版权经营的变革与创新[J]. 陈维超. 科技与出版. 2017(09)
[4]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经济”及其营销模式研究[J]. 高璇. 山西农经. 2017(14)
[5]新媒体环境下跨媒体“粉丝经济”的发展及内在机制研究[J]. 孙剑. 中国市场. 2017(12)
[6]论网络信息诉求的非理性祈向[J]. 刘继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硕士论文
[1]时尚类粉丝社群成员情感资本投入研究[D]. 张馨忆.暨南大学 2016
[2]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女性“韩流”粉丝消费文化研究[D]. 江清湲.华中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5925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粉丝经济崛起的大众文化基础———传播的游戏化趋向
二、粉丝经济的受众群体———基于游戏诞生的趣缘共同体
三、粉丝经济的发展路径———与游戏精神实现对接
四、粉丝经济的“过娱乐”困境———“狂欢”时代的价值反思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参与、沉浸、反馈:盈余时代有效传播三要素——关于游戏范式作为未来传播主流范式的理论探讨[J]. 喻国明,杨颖兮. 中国出版. 2018(08)
[2]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游戏化及其表征——一种符号学视角[J]. 蒋晓丽,贾瑞琪.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1)
[3]IP热背景下版权经营的变革与创新[J]. 陈维超. 科技与出版. 2017(09)
[4]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经济”及其营销模式研究[J]. 高璇. 山西农经. 2017(14)
[5]新媒体环境下跨媒体“粉丝经济”的发展及内在机制研究[J]. 孙剑. 中国市场. 2017(12)
[6]论网络信息诉求的非理性祈向[J]. 刘继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硕士论文
[1]时尚类粉丝社群成员情感资本投入研究[D]. 张馨忆.暨南大学 2016
[2]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女性“韩流”粉丝消费文化研究[D]. 江清湲.华中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5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34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