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7 13:35
  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世界诸多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北京市也不例外。2006年12月,北京市订立了全国首个地方性文化创意产业统计规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计划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未来的重要支柱之一。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科学的投融资机制是其必要的前提。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政府投入不足、投融资模式单一、投融资结构失衡、投融资信用环境不佳等等,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创意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程度低、融资方内生性优势缺失、社会投资体制不健全、法律政策环境不配套。文章比较了部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以及对北京市的借鉴意义,建议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企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一是政府通过加强制度设计、调整投资方向、改善投资方式、搭建信用担保体系来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二是发挥传统金融机构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集合担保贷款、融资租赁等间接融资方式的作用。三是利用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多样化。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提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果
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2.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实践
    2.3 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2.3.1 政府投入不足
        2.3.2 投融资模式单一
        2.3.3 投融资结构失衡
        2.3.4 投融资信用环境不对等
3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的形成根源
    3.1 资本市场对接程度低
    3.2 融资方内生性优势缺失
    3.3 投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3.4 法律政策环境不配套
4 世界各国、地区融资机制的借鉴
    4.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发展实践
    4.2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融资的经验借鉴
        4.2.1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保证和完工保证机制
        4.2.2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担保制度
        4.2.3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担保制度
        4.2.4 台湾省知识产权融资担保制度
        4.2.5 各种融资和担保机制比较探讨
5 北京市解决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的对策
    5.1 政府更新投资观念,营造环境
        5.1.1 加强制度设计,优化融资环境
        5.1.2 调整政府投资方向,充分发挥资金效能
        5.1.3 大力疏通政策性投资渠道,改善产业资金的供给
        5.1.4 建立有效的文化创意产业信用担保体系
    5.2 用足用好传统金融手段,拓宽间接投融资渠道
        5.2.1 传统信贷业务
        5.2.2 融资租赁
    5.3 资本市场的对接,创新直接融资方式
        5.3.1 上市发行股票
        5.3.2 公司集合债券
        5.3.3 并购重组
6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创意产业的政府策略[J]. 韩晓时,齐心,李阳.  理论界. 2007(12)
[2]理念创新对文化产业化的驱动作用[J]. 魏晓琳.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6)
[3]勇立潮头敢为先 朝阳产业铸辉煌——湖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纪实[J]. 史宣.  湘潮. 2007(10)
[4]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启示[J]. 王登凯.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05)
[5]以商业模式的创新来促进文化产业[J]. 陈少峰.  探索与争鸣. 2007(08)
[6]论关系型贷款与创意产业的发展[J]. 龙菊.  江苏商论. 2007(07)
[7]借鉴国外经验 发展我国创意产业[J]. 董云飞.  学术交流. 2007(07)
[8]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J]. 马玉珍.  商业研究. 2007(03)
[9]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资金瓶颈的解决措施[J]. 谭征,林敏.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银行作为问题研究[J].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刘克俭,李谦,李红云.  济南金融. 2007(02)



本文编号:3522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522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