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文化产业视角下传统戏剧类非遗自救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13 18:07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戏剧类非遗,在现代语境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凋零,面临严峻的形势,其中有些戏剧类非遗甚至濒临灭亡。在其发源的民间生态遭破坏、受众大量流失、传承能力缺失、发展前景堪忧的现状下,传统戏剧类非遗进行文化自救势在必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资源的传统戏剧类非遗应进行产业化运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化自救迫在眉睫。 

【文章来源】:新闻传播. 2019,(0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救的含义
二、传统戏剧类非遗产业化自救的必要性分析
    (一) 城镇化进程, 民间生态打破
    (二) 多元文化冲击, 受众大量流失
    (三) 发展前景堪忧, 传承能力缺失
三、传统戏剧类非遗产业化自救的方式
    (一) 创新内容传播:多元群体打造生态系统
    (二) 创新表演形式: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
    (三) 创新宣传手段:以新媒体和大众媒介为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以三明市大腔戏和梅林戏为例[J]. 丁雪芹.  大众文艺. 2017(09)
[2]基于传统戏剧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J]. 周国语.  戏剧之家. 2016(16)
[3]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困境与保护方向[J]. 王馗.  美术观察. 2016(07)
[4]从新编戏看传统戏剧类“非遗”的继承与创新——以武汉地区为例[J]. 林璐.  戏剧之家. 2015(22)
[5]传统戏剧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J]. 邹世毅.  艺海. 2015(02)
[6]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传统戏剧传承保护研究[J]. 刘文峰.  戏曲研究. 2014(01)
[7]地域文化与民间生态——论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的活态思维[J]. 刘红娟.  中州学刊. 2011(05)
[8]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文化产业的评估研究[J]. 李昕.  东岳论丛. 2011(04)



本文编号:3586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586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