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我国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08:19
  进入21世纪,传媒产业处于巨大变革之中。企业合并带来大规模媒体集团的涌现,新技术带来大量媒体内容资源的日益增长,这些正改变着整个传媒产业的前景。但正如人们所说,媒体有两张面孔: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随着我国媒体产业化、市场化的蓬勃发展,部分媒体为满足自身对经济效益的诉求,开始忽视社会效益。更有一些媒体为了谋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本,不惜丧失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故意制造虚假新闻、黄色新闻来吸引眼球,给社会造成消极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我国媒体如何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业界,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用新闻传播学的社会责任理论和经济学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理论,来对我国媒体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探析,并从政府、媒体、公众、媒体从业人员四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发现,品牌战略是实现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的桥梁,也是最佳途径,并以凤凰卫视的特色品牌发展战略加以说明。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 概述
    2.1 论文相关理论概述
        2.1.1 社会责任理论
        2.1.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1.3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品牌发展战略理论
    2.2 我国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概述
        2.2.1 我国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2.2.2 我国媒体实现两个效益的现状
        2.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媒体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原因分析
    3.1 媒体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性
        3.1.1 传媒业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属性
        3.1.2 媒体的“双重”产品
        3.1.3 媒体是公众资源
    3.2 媒体应承担社会责任
    3.3 两个效益对媒体内容的影响
        3.3.1 经济效益对媒体内容的影响
        3.3.2 社会效益对媒体内容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媒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4.1 宏观层面
        4.1.1 发挥政府引导、协调、监督的作用
        4.1.2 加强公众对媒体的监督
    4.2 微观层面
        4.2.1 加强媒体品牌建设
        4.2.2 寻求多元化发展道路
        4.2.3 加强媒体行业自律
        4.2.4 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4.3 本章小结
5 专案分析:品牌战略是平衡媒体两个效益平衡的途径
    5.1 凤凰卫视介绍
    5.2 凤凰卫视品牌战略
        5.2.1 凤凰卫视品牌定位
        5.2.2 凤凰卫视品牌建立
        5.2.3 凤凰卫视品牌收益
    5.3 凤凰卫视启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视听率评估体系之框架结构[J]. 周笑.  视听界. 2007(02)
[2]推动传媒的价值提升——简析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整合[J]. 王晓璐.  新闻知识. 2006(02)
[3]搞好品牌运营 推动媒体发展[J]. 梁国栋.  新闻战线. 2006(01)
[4]浅析电视媒体的品牌经营[J]. 段圣伟.  新闻记者. 2005(07)
[5]导入CIS打造电视媒介个性——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CIS案例分析[J]. 卢迎新,覃朝霞.  新闻界. 2005(02)
[6]困境中的美国新闻业与新闻工作者[J]. 陈昌凤,吴(岑鸟).  新闻记者. 2004(10)
[7]电视栏目要注重品牌形象[J]. 李海,张静.  新闻前哨. 2004(07)
[8]传媒竞争进入品牌经营时代[J]. 严三九.  传媒观察. 2003(08)
[9]报纸的品牌营销[J]. 吴长伟,畅榕.  当代传播. 2003(02)
[10]浅析凤凰卫视品牌的整体塑造和扩张[J]. 李瑶,胡睿.  现代传播. 2002(04)



本文编号:3619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619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