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再思考——基于福建屏南古村落发展实践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7-13 17:10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在关于"艺术乡建"的学术研讨中,"主体性"的话题最受关注。虽然学界一再呼吁"艺术乡建"的主体是村民,但是在如何唤醒村民"主体性"、如何激发村民"主体性"持续成长、如何看待处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关系等深层次和细节性问题上,尚且有待深入探讨和审思。该文聚焦福建屏南古村落艺术乡建中"人人都是艺术家"乡村公益美育理念及"互联网+"创新型思维导向,提示了当地在实现村民"主体性"确立、持续成长和生成开放包容的"主体间性"乡建权力架构等方面实践中获得的启示。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如何唤醒村民的“主体性”
二、如何激发村民“主体性”的持续生长
三、如何看待处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重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J]. 季中扬,康泽楠. 民族艺术研究. 2019(02)
[2]艺术介入乡村之后——“濑户内三年展”在地研究[J]. 渠濛. 当代美术家. 2019(01)
[3]乡村危机,艺术何为?[J]. 渠岩. 美术观察. 2019(01)
[4]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体系建构[J]. 王廷信,李制. 民族艺术. 2018(05)
[5]艺术乡建:重新打开的潘多拉之盒[J]. 渠岩. 公共艺术. 2018(05)
[6]左靖:输出乡村价值是新的挑战[J]. 左靖. 艺术市场. 2018(07)
[7]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人类学前沿观察——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十二[J]. 李耕,冯莎,张晖. 民族艺术. 2018(03)
[8]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J]. 邓小南,渠敬东,渠岩,王南溟,郑振满,张圣琳,赵世瑜,王铭铭,李人庆,周飞舟,王长百,马琳,梁钦东,李华东,吴飞,毛丹,江湄,张志强,陈进国,任强. 学术研究. 2016(10)
[9]治理结构视角的艺术介入型乡村复兴机制——基于日本濑户内海艺术祭的实证观察[J]. 陈锐,钱慧,王红扬. 规划师. 2016(08)
[10]台湾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研究——以台南市土沟村为例[J]. 陈可石,高佳.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2)
本文编号:3660437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如何唤醒村民的“主体性”
二、如何激发村民“主体性”的持续生长
三、如何看待处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重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J]. 季中扬,康泽楠. 民族艺术研究. 2019(02)
[2]艺术介入乡村之后——“濑户内三年展”在地研究[J]. 渠濛. 当代美术家. 2019(01)
[3]乡村危机,艺术何为?[J]. 渠岩. 美术观察. 2019(01)
[4]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体系建构[J]. 王廷信,李制. 民族艺术. 2018(05)
[5]艺术乡建:重新打开的潘多拉之盒[J]. 渠岩. 公共艺术. 2018(05)
[6]左靖:输出乡村价值是新的挑战[J]. 左靖. 艺术市场. 2018(07)
[7]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人类学前沿观察——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十二[J]. 李耕,冯莎,张晖. 民族艺术. 2018(03)
[8]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J]. 邓小南,渠敬东,渠岩,王南溟,郑振满,张圣琳,赵世瑜,王铭铭,李人庆,周飞舟,王长百,马琳,梁钦东,李华东,吴飞,毛丹,江湄,张志强,陈进国,任强. 学术研究. 2016(10)
[9]治理结构视角的艺术介入型乡村复兴机制——基于日本濑户内海艺术祭的实证观察[J]. 陈锐,钱慧,王红扬. 规划师. 2016(08)
[10]台湾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研究——以台南市土沟村为例[J]. 陈可石,高佳.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2)
本文编号:3660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66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