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南地区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依据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的机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各地文化演艺和旅游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地区文化演艺和旅游流发展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但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等级依然偏低;同步性分析显示,文化演艺发展整体滞后于旅游流,成为耦合协调等级偏低的重要原因。所以,西南地区文化演艺发展要进一步挖掘旅游流形成的客源市场,进而实现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文化演艺 旅游流 耦合协调度 区域差异 西南地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XJY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32)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B211) 应用经济学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成果 湖南西部经济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分类号】:F592.7;G124
【正文快照】: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西南地区集中了优质的苗族、彝族和白族等民族文化资源,文化演艺成为文化创意与旅游耦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家文化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覃雯;;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资源营销创新研究——以湘西地区旅游演艺产品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2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3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J];地理学报;2010年08期
4 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5 侯建娜;杨海红;李仙德;;旅游演艺产品中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的思考——以《印象·刘三姐》为例[J];旅游论坛;2010年03期
6 吴冰;马耀峰;王晓峰;;入境旅游流与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岚椺;;国内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陈刚强;;国内外旅游业集聚研究进展[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褚劲风;郭振东;崔国;;长三角发展创意旅游的理论背景、发展类型和潜在能态[J];地理教学;2010年15期
4 钟士恩;张捷;任黎秀;李倩;董雪旺;李敏;;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5 李瑞;殷红梅;;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定量综合评价——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6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陈钢华;李鹏;;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7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中国入境游客多城市旅游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8 吴晋峰;潘旭莉;;京沪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3期
9 杨效忠;张捷;叶舒娟;;基于社会网络的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测度及转化[J];地理科学;2010年06期
10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卢松;;南京市内部旅游客流空间测度与模拟[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松茯;陈思;;文化产业下哈尔滨建筑遗产的独特性与保护模式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科;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董亚娟;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炜;旅游演艺业态创新驱动因素的扎根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8 潘文焰;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洋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模式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2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小红;我国野生动物园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苏燕;湖北省游动率时空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冷炳荣;从网络研究到城市网络[D];兰州大学;2011年
6 王永明;中国入境旅游者多目的地空间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艳茹;基于分形视角的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舒镜镜;加拿大入境美国旅游及地域对接对接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褚玉良;丝绸之路中国段陕甘新省区入境旅游流时空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宁宁;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与市场拓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艺;;区域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研究——桂林旅游演艺产品的创新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2 白凯,马耀峰,周忠学;入境游客消费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4 王良健;邓琼芬;;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5 李佳,赵毅;重庆市旅游饭店供求浅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06期
6 张佑印;马耀峰;赵现红;;中国一级城市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模式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02期
7 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3期
8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9 张祖群;蔡红;;旅游供给的二维组合态势与创新开发模式——我国西部12省(区)案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6期
10 陈秀琼;黄福才;;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伟;《印象·刘三姐》的审美历史逻辑与文化语境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安周;白凯;卫海燕;;西安旅游流“井喷”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贺晓慧;白凯;卫海燕;路春燕;;西安特殊时段旅游流规模分形结构特征研究——以“十一”黄金周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年05期
3 吴晋峰;王鑫;郭峰;李蕾;;我国旅游流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3年04期
4 阎友兵;马朋;贺文娟;李蕊;;基于齐夫定律的国内旅游流规模结构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5 钟士恩;张捷;韩国圣;王岚;张宏磊;;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及其展望[J];人文地理;2010年02期
6 董培海;李伟;;旅游流空间场效应演变中的竞合关系分析——以滇西北生态旅游区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孙根年;舒镜镜;;加拿大入境美国旅游流的地域对接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04期
8 刘琴;刘滨谊;;世界文化遗产地龙门石窟旅游流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9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流距离衰减现象演绎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10 钟静;张捷;李东和;卢松;赵勇;陈友军;;历史文化村镇旅游流季节性特征比较研究——以西递、周庄为例[J];人文地理;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e
本文编号:381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8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