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3:13

  本文关键词: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营销 微电影 商业模式


【摘要】: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博客派生出微博,,电子支付平台派生出余额宝。电影依托新媒体技术也派生出了新的表现形式---“微电影”。它是电影艺术与网络传播平台联姻的结果。 2011年,被认定为我国第一部微电影的《一触即发》问世,之后微电影就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起来。它以新颖的故事创意、完整的故事叙述、精悍短小的篇幅、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吸引了大量受众。尤其是微电影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免费观看和快速播出后,这一新事物迅速吸引了众多商家的注意,它们希望通过微电影的形式传播产品品牌和企业理念。而出品方也在寻求微电影的赢利渠道,三方一拍即合,微电影由此快速成为众多商家的新宠,甚至成为某些广告商量身定做的广告大片的“变种”。 一条商家需求---专业制作---受众消费的“植入广告式”微电影产业链形成,这样一种形式的微电影,我们称之为“营销性微电影”。凯迪拉克汽车品牌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一汽大众汽车品牌的《退》、奥迪汽车品牌的《唯一任务》都属此列。然而,由于营销性微电影自身固有的劣势、同质化竞争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营销性微电影的商业运作模式还处在探索形成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移动互联”、“台网联动”、“院线营销”、“定制微电影”四种商业运作模式的解读和优劣势分析,对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进行系统化的归纳总结,并以此论述展望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本文的大致思路是:首先对微电影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发展历史,从受众、内容、制作三方面分析其特点,结合经济学中“营销”的概念,提出“营销性微电影”的概念。其次,通过营销性微电影与植入式广告、影视广告的比较研究,点明营销性微电影独特之处,差异之处。继而提出现有四种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及其理论依据,并对现有四种微电影商业模式进行逐个剖析,点明其优劣势,最后分析展望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论文将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析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优势;二是现有四种微电影商业模式的解读;三是分析营销性微电影发展前景。
【关键词】:营销 微电影 商业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43;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综述10-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11
  • 1.4 研究方法11-12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
  • 1.6 创新之处12-13
  • 2 营销性微电影综述13-25
  • 2.1 营销性微电影的概念13-14
  • 2.2 营销性微电影的发展历程14-15
  • 2.3 营销性微电影的特点15-19
  • 2.3.1 受众需求:以潜在消费群体需求为出发点16-18
  • 2.3.2 内容方面:创意与营销内容的完美结合18
  • 2.3.3 制作环节:打造专业,系列制胜18-19
  • 2.4 营销性微电影传播模式及过程19-22
  • 2.4.1 阳光传播模式的提出19-21
  • 2.4.2 建立在阳光模式上的微电影传播模式21-22
  • 2.5 营销性微电影与传统广告影像的不同22-25
  • 2.5.1 与电影植入广告的差异22-23
  • 2.5.2 与影视广告的异同23
  • 2.5.3 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优势23-25
  • 3 营销性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及理论依据25-28
  • 3.1 营销性微电影的商业模式现状25
  • 3.2 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理论依据25-28
  • 3.2.1 长尾理论概念及实质25-26
  • 3.2.2 长尾效应在网络的具体体现26-28
  • 4 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类型28-35
  • 4.1 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之一:商业定制模式28-29
  • 4.1.1 产品征集的定制运作29-31
  • 4.1.2 网站系统的定制设计30
  • 4.1.3 观众用户的定制服务30-31
  • 4.2 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之二:移动互联模式31-32
  • 4.2.1 作为内容提供商的民营电视31-32
  • 4.2.2 作为服务终端的电信行业32
  • 4.3 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之三:台网联动模式32-33
  • 4.3.1 作为视频提供商的视频网站33
  • 4.3.2 作为内容传播方的电视媒体33
  • 4.4 营销性微电影商业模式之四:院线联动模式33-35
  • 4.4.1 长尾效应的背离34
  • 4.4.2 院线营销的新尝试34-35
  • 5 营销性微电影发展前景分析35-43
  • 5.1 营销性微电影发展现状35
  • 5.2 基于营销性微电影发展现状的 SWOT 分析35-41
  • 5.2.1 营销性微电影内在优势36-38
  • 5.2.2 营销性微电影的劣势38-39
  • 5.2.3 营销性微电影的机遇39-40
  • 5.2.4 营销性微电影面临的挑战40-41
  • 5.3 营销性微电影发展前景41-43
  • 6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5-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晓君;;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苏映红;;博客所推动的草根文化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0年02期

3 庞大力;传播学角度的博客研究[J];当代传播;2005年02期

4 董军华;;浅析微电影的分类[J];电影评介;2012年13期

5 杨虹;;微电影广告及其走向[J];新闻世界;2011年12期

6 刘昱彤;;自媒体博客与公共空间建构[J];青年记者;2008年33期

7 孟庆兰;;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年01期

8 叶志飞;;浅谈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J];现代商业;2012年06期

9 王家乾;苏大为;夏月悦;;论长尾时代下微电影的四种商业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本文编号:548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548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8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