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买壳上市溢价率及上市后的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2:07
本文关键词:我国文化产业买壳上市溢价率及上市后的绩效研究
【摘要】:买壳上市(Reverse Merger)又名“后门上市”、“逆向收购”,是一种间接上市方式。是指待上市公司通过协议转让、二级市场收购流通股等方式获得已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通常是控制权),取得上市资格后通过反向收购或资产置换等方式注入自己业务和资产,最终实现上市的目的。 我国资本市场买壳上市具有行业分布广、持续时间较长、上市财务顾问集中等特点。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共有39家,其中浙报传媒、百事通、长江传媒、湖北广电、大地传媒、华数传媒、中文传媒、时代出版、广电网络、华闻传媒、赛迪传媒、博瑞传播、当代东方和新华传媒等14家公司是通过买壳的方式上市。这些壳公司具有股本规模不大、流动股占比较高,股票市场价格不高,经营业务比较单一、毛利率不高,经营业绩不够好,财务结构、成长性一般等特点。 我国文化产业公司之所以选择买壳上市有行业动因、市场动因、融资动因、政策动因、宣传动因、借壳动因和壳资源的动因。 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买壳上市存在较高溢价,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买壳公司、壳公司和市场三个方面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高溢价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文化产业买壳上市公司上市溢价率与壳公司买壳前是否停牌、壳公司股权分散程度、壳公司资产负债率成正相关关系。与壳公司股本规模、流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流动资产净值、货币性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每股盈利、主营业务利润率成负相关关系。与买壳上市前后每股盈利变化百分比、股票市价、董事长学历、高管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成负相关关系;与买卖双方总资产比率、董事长的年龄成正相关关系。与市场综合指数显著正相关。 事件分析法和会计指标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公司。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和会计指标法分析了文化产业买壳上市公司上市后的绩效。会计指标法采用的指标有资本构成、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每股指标和成长性指标。上市后这些公司的股东价值在短期内获得提升,且在中长期内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提高,产生了较好的经营业绩。营业规模不断扩大,关联交易逐渐减少,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公司治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偿债能力相对上市前也有提高。但是,部分公司买壳上市后的融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对文化产业公司上市提出了公司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对策和建议。公司层面的对策主要有:增强核心竞争力,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壳公司、拟上市资产业务,买壳规划设计、买壳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国家层面可以适当的制定符合文化产业公司的上市标准,形成产业基地,保护知识产权。
【关键词】:文化产业 买壳上市 溢价率 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4;F832.51;F272.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引言9-16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9
- (二)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9-10
- (三) 相关概念界定10-16
- 1. 文化产业10
- 2. 买壳上市10-16
- 二、研究综述16-20
- (一) 国外买壳上市溢价研究综述16-17
- 1. 买壳上市溢价研究综述16
- 2. 买壳上市绩效研究综述16-17
- (二) 国内买壳上市研究综述17-19
- 1. 买壳上市绩效研究综述17-18
- 2. 买壳上市溢价研究综述18-19
- (三) 文献述评19-20
- 三、文化产业公司买壳上市发展概况20-25
- (一) 我国资本市场买壳上市概况20-23
- 1. 行业分布20-21
- 2. 买壳持续时间分布21
- 3. 财务顾问的选择21-23
- (二) 我国文化产业买壳上市公司发展概况23-25
- 1. 股本结构和股本规模23-24
- 2. 股票市场价格24
- 3. 经营业务24
- 4. 经营业绩24
- 5. 财务结构24-25
- 6. 公司成长性25
- 四、文化产业公司买壳上市动因分析25-28
- (一) 行业动因25
- (二) 市场动因25-26
- (三) 融资动因26
- (四) 政策动因26
- (五) 宣传动因26-27
- (六) 借壳动因27
- (七) 壳资源动因27-28
- 五、买壳上市溢价率实证分析28-40
-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8
- (二) 变量描述与统计28-31
- (三) 相关性分析31-33
- (四) 回归分析33-38
- (五) 实证结果分析38-40
- 1、壳公司的融资功能与买壳溢价38-39
- 2、买壳企业买壳能力与买壳溢价39
- 3、市场指数与买壳溢价39-40
- 六、买壳溢价后绩效分析40-57
- (一) 事件分析法40-43
- (二) 会计指标法43-56
- 1. 总资产43-45
- 2. 偿债能力指标45-50
- 3. 盈利能力指标50-52
- 4. 每股指标52-54
- 5. 成长性指标54-56
- (三) 小结56-57
- 七、政策建议57-59
- (一) 公司层面的对策建议57-58
- 1、增强核心竞争力57
- 2、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壳公司、拟上市的资产业务57-58
- 3、买壳规划设计58
- 4、买壳政策支持58
- (二)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58-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64-65
- 后记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峰,曾五一;上市公司控股权溢价研究[J];东南学术;2002年05期
2 杨丹,王莉;中国新股发行抑价:一个假说的检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张金昌;;偿债能力评价新方法[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年07期
4 林崇诚;;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现况与挑战[J];河北法学;2008年07期
5 杨浩;民营企业性质界定及产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6 王晋斌;新股申购预期超额报酬率的测度及其可能原因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7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8 康璐;;上市公司审计意见购买动机预测模型构建[J];绿色财会;2011年04期
9 曹媛媛,王春峰;股权结构对新股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05期
10 廖士光;;融资融券交易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基于标的证券确定与调整的视角[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583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58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