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5:15

  本文关键词: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动漫 跨文化传播 中国少年儿童 中国动漫


【摘要】:“动漫”(AnimationComic)是“动画”(Animation)和“漫画”(Comic)的合并简称。动漫产业不仅包括动画和漫画,还包括游戏和相关衍生品。在动漫产业链中,动漫创意是动漫产业链的起点,动画、漫画和网络游戏是动漫产业链的中游,动漫衍生品开发位于产业链的下游,而动漫版权则是产业链的基础,贯穿整个产业链。日本漫画起源于12世纪的“鸟兽戏画”,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影响和科技进步的促进,日本先后出现了漫画和动画。1956年,东映动画公司成立,日本动漫走上产业化道路。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动漫产业迅速成长,并同新兴的游戏业结合。21世纪初,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动漫产业由内容产业转化为文化立国之本。日本动漫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后迅速风靡,对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广大受众从行为到思想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究其原因,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首先,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日本动漫中大量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易使受众在观看作品时产生熟悉感和认同感;而日本特色文化的体现,则引起中国受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同时,日本动漫擅长将世界各国文化融入作品中,使受众获得全新的认知和体验。其次,从日本动漫产业自身来看,其不仅拥有尖端的技术,还具有题材广泛、主题普适的特点。再次,政府的支持和高新科技的普及也是日本动漫遍布中国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宫崎骏动画电影为案例,从文化接近性、主题深刻性和文本吸引力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其在中国实现跨文化适应的原因。日本政府向中国输出日本动漫,有其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日本动漫对中国少年儿童价值观产生了正反两面的影响,为避免不良影响,政府应建立合理的影视分级制度和出版物审查制度,家长应在少年儿童观看动漫作品时加以正确引导,而归根结底,提高我国动漫产业自身的产能和产量,才是应对日本动漫在中国跨文化传播时产生不良影响的最佳方略。中国动漫产业现已初具规模,但由于人才稀缺、技术落后,同时缺乏政府和媒体的大力支持,故其产量与产能都较差,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首先,政府应从法律上、政策上对国产动漫给予支持。其次,中国动漫产业不仅需要加强技术和稳固产业链,还需要能够在作品中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创作人才和创作团队。这样,中国动漫产业的未来将不可小觑。
【关键词】:日本动漫 跨文化传播 中国少年儿童 中国动漫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54;G1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9-10
  • 1.1.1 研究意义9-10
  • 1.1.2 创新点10
  • 1.2 研究方法10-11
  • 1.2.1 文献法10-11
  • 1.2.2 文本分析11
  • 1.3 文献综述11-13
  • 第2章 日本动漫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及现状13-19
  • 2.1 日本动漫产业13-14
  • 2.2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史14-15
  • 2.3 日本动漫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历史15-16
  • 2.4 日本动漫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分析16-19
  • 第3章 日本动漫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原因分析19-29
  • 3.1 文化因素19-24
  • 3.1.1 文化接近性19-21
  • 3.1.2 文化异质性21-23
  • 3.1.3 文化多元性23-24
  • 3.2 日本动漫产业自身因素24-27
  • 3.2.1 产业特点25
  • 3.2.2 类别题材25-26
  • 3.2.3 普适主题26-27
  • 3.3 政府支持27-28
  • 3.4 科技发展28-29
  • 第4章 日本动漫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实例分析29-33
  • 4.1 宫崎骏动画电影在中国的传播盛况29-30
  • 4.2 宫崎骏动画电影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分析30-33
  • 4.2.1 文化相似性30-31
  • 4.2.2 主题深刻性31-32
  • 4.2.3 文本吸引力32-33
  • 第5章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33-41
  • 5.1 日本动漫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目的33-34
  • 5.1.1 经济动因33
  • 5.1.2 政治动因33-34
  • 5.2 日本动漫如何影响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34-36
  • 5.2.1 日本动漫宣扬的积极价值观34-35
  • 5.2.2 日本动漫表达的非主流价值观35-36
  • 5.3 中国应对日本动漫持何种态度36-41
  • 5.3.1 接收与抵制36-37
  • 5.3.2 针对青少年亚文化缺失的反思37
  • 5.3.3 关于应对日本动漫的建议37-38
  • 5.3.4 关于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建议38-41
  •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7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日本动漫的兴盛及对我国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0年23期

2 符瑞;;中国动漫的发展空间与方向——与日本动漫之比较[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3 杨圆;;解析日本动漫的特点和日本动漫产业的优势[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4 徐璞;;浅谈中日动漫的对比——为何现在的青少年更爱日本动漫[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5 张学焕;;日本动漫对河南发展动漫产业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1年18期

6 曾润;;日本动漫的文化、市场特征浅析与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2年23期

7 李捷;;对日本动漫内容制作的借鉴[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8 黄琪涵;;从日本动漫的民族精神谈中国动漫创新[J];剧作家;2013年06期

9 牟震;;从动漫角色的特征浅析日本动漫全球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2期

10 洪lN;;推动日本动漫传播的特殊力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丽仙;动漫也成“高危”行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程丽仙;地震后,看日本的动漫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程佳;日本动漫展“官民斗” 业界人士忙劝和[N];中国文化报;2012年

4 孙雁灵;日本迎接新动漫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唐子惠;日本动漫帝国崛起的背后[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6 宋磊;日本动漫里的“萌”文化[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宋豪新;日本“萌世界”之殇[N];人民日报;2014年

8 李荒歌;日本动漫的壮大与困境[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杨金霞;只有中国看得懂才是中国特色[N];民营经济报;2007年

10 王星宇;日本创意产业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妮;日本“动漫外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及其对中国动漫的发展启示[D];吉林大学;2008年

3 邓文婧;日本动漫中“治愈系”现象的呈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高建奇;日本动漫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陈姝;日本动漫中的中国传统题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伟娟;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郭蔓青;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贺丹;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中国动漫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胡倩;动漫与国家形象——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32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632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