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基于中国文化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聚、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基于中国文化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历史文化 资源禀赋 FE模型
【摘要】:以1996-2009年全国30个省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集聚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构建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存在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历史文化 资源禀赋 FE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040)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近几年,产业集聚成为文化产业研究的新趋向。现有的文献资料虽然涉及到全国不同省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但有关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相关影响还鲜有研究。因此,本文选择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效应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作为主要研究指标,采用1996-2009年全国30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永兴;徐鹏;;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集聚: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登峰;傅利平;;广西产业集聚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空间经济协调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3 李胜会;;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的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4 刘修岩;;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5 赵祥;;集聚还是分散——兼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6 周慧;曹广喜;;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来自江苏的证据[J];当代财经;2010年09期
7 刘青海;;国际技术扩散地域效果、地区差距与空间政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8 陈日新;陈向阳;;经济活动密度与城市增长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与香港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9 刘立云;雷宏振;;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J];东岳论丛;2012年03期
10 赵祥;;集聚与增长: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展[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何雄浪;李国平;;专业化产业集聚、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3 汪星;陶长琪;唐国吉;;基于环境约束和要素集聚因素下企业间博弈的NASH均衡模型及其最优战略的存在性分析[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张琳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5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7 练振中;临空经济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汤卫东;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路径、模式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梦泓;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周敏李;集群式供应链成本核算与控制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霜;金融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振磊;基于金融地理理论的区域金融中心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惠海霞;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付明月;农产品贸易对中国地区间农业经济增长不均衡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任萌;我国钢铁产业跨区并购的发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赵艳;企业迁移区位选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致浩;我国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赢政;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10 沈德景;技术采用成本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陈建军;葛宝琴;;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3 袁海;;中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年03期
4 邹立清;;浙江省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J];经济论坛;2008年01期
5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6 何雄浪;李国平;杨继瑞;;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7 花建;;产业丛与知识源——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边珊珊;;开封市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运申;;济宁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探讨[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策划 于晓征 李俞 高万宝;正阳:资源禀赋优势独具 投资洼地四海共赢[N];驻马店日报;2007年
2 王茹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3 刘冰;立足特色资源是根本[N];新疆日报(汉);2013年
4 张鑫;积极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富裕群众[N];陕西日报;2008年
5 ;两翼齐飞提升区域功能 全新格局凝成禀赋优势[N];长春日报;2011年
6 记者 刘晓;自觉坚定发展软件产业 高标准建设世界软件名城[N];南京日报;2011年
7 傅文举;走出资源:“优势”向优势的飞跃[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金香;以创新型思维促进全市商务大发展[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9 ;打造总部高地,是争创首善之区的有效路径[N];新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潘国利;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求突破[N];宝鸡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宏;中俄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38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63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