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产业开放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1:11

  本文关键词:产业开放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产业 国际竞争力 产业开放 作用机理 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文化产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辐射效应和社会效益,逐渐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如今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主导产业,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纷纷开始关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7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还较为落后,如何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未来发展经济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对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就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依据文化产业开放效应,结合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从文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三个方面分析文化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所产生的效应,从而在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其次,分别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和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贸易开放水平也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但投资开放水平则常年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还处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然后,在指标测度的基础之上,运用脉冲相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论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的提高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滞后作用,从长期来看文化产业开放度的变化是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研究文化产业开放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具体影响,文章分别实证分析了文化出口、文化进口、文化产业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四种基本开放形式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出口、文化进口与文化产业对外投资的变动先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正面影响,其中文化进口变动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决定作用最大,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还分析了以上实证结果的现实原因。最后,在前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扩大与优化产业对外开放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 国际竞争力 产业开放 作用机理 评价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插图索引10-11
  • 附表索引11-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18
  • 1.2.1 文化产业的概念13-14
  • 1.2.2 产业开放的研究综述14-16
  • 1.2.3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16-17
  • 1.2.4 小结17-18
  • 1.3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方法18-20
  • 1.3.1 研究目的18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18-19
  • 1.3.3 创新之处与不足19-20
  • 第2章 产业开放影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20-33
  • 2.1 文化产业开放及其效应20-24
  • 2.1.1 文化产业开放的界定20
  • 2.1.2 文化产业开放的效应20-24
  • 2.2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24-26
  • 2.2.1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界定24
  • 2.2.2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24-26
  • 2.3 产业开放影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分析26-33
  • 2.3.1 文化贸易影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27-28
  • 2.3.2 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28-31
  • 2.3.3 文化产业对外投资影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31-33
  • 第3章 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33-41
  • 3.1 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的测度33-36
  • 3.1.1 产业开放度的评价指标构建33
  • 3.1.2 我国文化产业开放水平评价结果分析33-36
  • 3.2 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36-41
  • 3.2.1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方法的选择36-38
  • 3.2.2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38-41
  • 第4章 产业开放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41-54
  • 4.1 实证模型的设定与变量、数据的说明41-42
  • 4.1.1 VAR模型分析框架41-42
  • 4.1.2 变量与数据说明42
  • 4.2 实证分析及结果解释42-54
  • 第5章 扩大与优化开放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54-64
  • 5.1 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开放54-57
  • 5.1.1 促进文化出口规模增加54-55
  • 5.1.2 鼓励文化产业对外投资55-56
  • 5.1.3 加大引进外资力度56-57
  • 5.2 运用国际规则,在开放中适度保护文化产业57-61
  • 5.2.1 鼓励与支持国内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58
  • 5.2.2 促进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多元化58-60
  • 5.2.3 加强技术支援,提高创新能力60
  • 5.2.4 强化内容监管,维护文化产业安全60-61
  • 5.3 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效率61-64
  • 5.3.1 提高对外投资比例61-62
  • 5.3.2 重视文化创意,扩大版权出口规模62-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70
  • 附录A 原始数据70-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尔以国际竞争力创世界名牌[J];安徽税务;2001年03期

2 孙育红;抓新改老 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长白学刊;2001年03期

3 管建成 ,徐国念;哪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令人担忧[J];城市技术监督;2001年10期

4 张世贤;略论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J];管理科学文摘;2001年02期

5 谭刚,陈秀珍;香港的国际竞争力[J];开放导报;2001年Z1期

6 ;积极推动国际竞争力研究[J];开放导报;2001年Z1期

7 赵彦云,王仁曾,宋海岩;一体化过程中的欧盟服务业国际竞争力[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李荣融提出努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1年07期

9 ;我国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J];中国橡胶;2001年12期

10 李慧玲;关于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一;许月丽;;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之实证研究[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聂秀东;徐宇辰;王志刚;;我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提升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3 翁乾麟;;关于提高广西糖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浅见[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屈人愚;;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兼谈企业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汪涛;赵彦云;;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预测[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6 陈新建;金燕;黄秉智;;香蕉国际竞争力与贸易格局分析[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段红艳;徐法;;我国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晓光;;积聚优势、调整结构,提高辽宁果业国际竞争力[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9 陆继锋;沈宇;;中国烟叶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思嘉;;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看中国入世后制造业的全球定位[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凌林;充分发挥自我优势 增强国企国际竞争力[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裴s,

本文编号:642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642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7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