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文化资源配置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五大城市实证评析
本文关键词:全球城市文化资源配置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五大城市实证评析
【摘要】:文化资源是现代城市战略资源的核心要素,提升其配置力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的文献梳理表明,目前还没有系统性地开展文化资源配置力的研究,以及对应的城市文化资源配置力评估体系。因而需要结合中国未来全球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紧迫性,以全球城市为视角,设计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据此量化评价全球城市的文化资源配置力水平。该文通过分解全球城市文化资源配置力的内涵,认为存在文化基础资源配置力、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力、城市文化国际配置力、城市文化活力、城市文化吸引力和城市文化保障配置力等六类资源配置要素,设计了包含12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的全球城市文化资源配置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上海以及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四座全球城市的文化资源配置力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四座全球城市持续保持相当高的文化资源配置力水平,而上海与它们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全球城市 文化资源配置力 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号】:G1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全球城市的研究已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Friedmann(1986)指出:“全球城市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Sassen(1994)首先将控制功能作为衡量全球城市的重要标准;Beaverstock,Smith和Taylor(1999)率先提出的“节点”城市概念更是开启现代全球城市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陶建杰;;十大国际都市文化软实力评析[J];城市问题;2011年10期
2 林丹;洪晓楠;;中国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刘辉煌,李峰峰;优化我国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若干探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罗能生;郭更臣;谢里;;我国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9期
5 孙亮;;“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构成要素[J];理论月刊;2009年05期
6 陈依元,王益澄;宁波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及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杨新洪;;关于文化软实力量化指标评价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翔;;城市网络传播及其文化软实力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2 陶建杰;;十大国际都市文化软实力评析[J];城市问题;2011年10期
3 熊正德;郭荣凤;;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9期
4 黄丽英;;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文化软实力研究——基本比较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2年14期
5 孟轲;;近年来河南省文化软实力实证评析[J];消费导刊;2010年04期
6 孟杰;;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2年10期
7 王宏鹏;;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8 邬旭东;李荣;;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文化思考[J];蚌埠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王小红;;浅析我国体育文化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2期
10 邓显超;幺翔宇;袁亚平;;农村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长白学刊;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建明;杜姗姗;;北京市综合性观光农业园效益影响机理及调控策略[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柯卓英;;试论唐代文化软实力与西安城市品位及核心价值观再塑造[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3 沈昕;凌宏彬;;区域文化软实力:概念、愿景、路径[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四东;杨永春;钟源;李伟伟;;城市文化发展绩效量化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实证——以山西省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5 陶建杰;;上海文化软实力的国际比较及优劣势分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昌娥;医院软实力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韩进;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黄书雅;跨国公司文化软实力及其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新洪;在当代地理环境紧约束中文化力及其考量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来;中国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孔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政府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0年
7 董濮;和谐社会构建中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李培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韩丽彦;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10 曹莉;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欢;中国软实力研究分析:兴起、视角与趋势[D];暨南大学;2010年
2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赵雷;合法性、话语权与外交软权力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聪;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汪杰贵;地方政府文化职能转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腾飞;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7 余宏华;基于产业安全视角的中国传媒业外资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余君萍;公共治理视野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赵四东;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夏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丹;洪晓楠;;中国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陈创生;论加入WTO后我国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3 罗能生;郭更臣;谢里;;我国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9期
4 钱俊生;;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J];领导文萃;2007年12期
5 孙亮;;“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构成要素[J];理论月刊;2009年05期
6 陈依元,王益澄;宁波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及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4期
7 边珊珊;;开封市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6期
8 张伟;;解决多元价值的四个悖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之道[J];求实;2008年11期
9 花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源开发战略[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1期
10 花建,吴文娟;优化上海文化资源配置的理论思考和前瞻探索[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温朝霞;;《广州市各区品牌文化研究》丛书评介[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鲍宗豪;建设“全球城市”离不开精神文化[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鲍宗豪;“文化深圳”的精神追求[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空间、文化与都市研究[N];文汇报;2005年
,本文编号:646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64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