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实证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发展速度一度超过10%,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接近尾声、自然资源存量急剧减少、以及在当下强调环境保护、调整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下,原来依靠资源能源的高投入、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当下对经济发展的要求。纵观欧美、日韩等经济较发达国家及地区都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重要位置,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资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建起了文创园区、创意性企业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本论文研究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的哪法不同,有的称之为创意产业、有的称之为文化产业,还有的称之为版权产业。而且在查看以前的文献中发现以往的研究中很多学者没有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做出比较明确的区分,往往在研究中将文化创意产业简单的归为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来进行分析。因此在本论文的研究中首先将三者的概念进行明确的划分,并确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为论文后面揭示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迎合我国新常态局面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新兴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同时,指出了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存在着的一些不足。此外,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量的增长上、还要体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因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来论证文化创意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以及通过论证文化创意产业对人均GD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论文中,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论证了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进而分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进而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引擎作用带动国民经济的进一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国民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4;F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0.1.1 研究背景10-11
- 0.1.2 研究意义11-12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4
- 0.2.1 国外文献综述12-13
- 0.2.2 国内文献综述13-14
- 0.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4-15
- 0.3.1 主要内容14
- 0.3.2 研究方法14-15
- 0.4 创新与不足15-16
- 1 主要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16-24
- 1.1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16-19
- 1.1.1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16-17
- 1.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17-19
- 1.2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19-21
- 1.2.1 创新理论19-20
- 1.2.2 新增长理论20
- 1.2.3 创意经济理论20-21
- 1.3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21-24
- 1.3.1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21-22
- 1.3.2 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22-24
-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24-31
- 2.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24-27
- 2.1.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24-25
- 2.1.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25-27
- 2.1.2.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断增速,规模不断扩大25
- 2.1.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集群化发展趋势25-26
- 2.1.2.3 文化创意产业与三次产业间的联系不断加强26
- 2.1.2.4 与互联网结合更紧密26-27
- 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7-31
- 2.2.1 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不尽合理27-28
- 2.2.1.1 产业布局不均衡27
- 2.2.1.2 文化创意产业盲目发展,同质化严重27-28
- 2.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不足28-29
- 2.2.2.1 关键技术短缺,创新不足28-29
- 2.2.2.2 创意人才短缺29
- 2.2.2.3 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品牌29
- 2.2.3 法律保护体系不健全29-30
- 2.2.4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困难,资金不足30-31
- 3 文化创意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31-42
- 3.1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31-34
- 3.1.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31-32
- 3.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率的定量分析32-34
- 3.2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34-38
- 3.2.1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34-35
- 3.2.2 协整分析35-37
- 3.2.3 格兰杰因果检验37-38
- 3.3 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38-42
-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39
- 3.3.2 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39-40
- 3.3.3 实证结果分析40-42
- 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建议42-48
- 4.1 调整布局,良性发展42-43
- 4.1.1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协调发展42-43
- 4.1.2 理性发展,避免同质化43
- 4.2 全方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43-45
- 4.2.1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推进供给侧改革43-44
- 4.2.2 培育、引进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44-45
- 4.2.3 培育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45
- 4.3 构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法律体系45-46
- 4.3.1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项法规46
- 4.3.2 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46
- 4.4 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46-48
- 4.4.1 设立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46-47
- 4.4.2 拓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钦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思考[J];协商论坛;2005年07期
2 谷雨;;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深化知识经济竞争力[J];出版参考;2005年34期
3 薛莹;出版与文化创意产业[J];出版参考;2005年Z1期
4 薛莹;创作与出版——文化创意产业的无限上纲[J];出版参考;2005年09期
5 本刊编辑部;;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3期
6 王缉慈;齐勇锋;张晓明;惠鸣;闫玉刚;;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续)[J];前线;2006年04期
7 沈望舒;;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与发展要务[J];北京观察;2006年03期
8 郑洞天;许立仁;温骧;景向辉;;政协委员荐策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06年03期
9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发展的新引擎[J];数据;2006年05期
10 朱相远;;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分类[J];数据;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燕;袁新敏;;在城市有机疏散中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王玲;;谈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3 隋岩;;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背景及中国影视的发展趋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李继东;;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四大要素及其关系初探(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张振鹏;王玲;;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郭金鸿;;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吴净;;关于山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于淑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点——以青岛市为例[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任根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注点[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陈冬同志的讲话[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钦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思考[N];河南日报;2005年
2 记者 徐飞鹏;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条件有基础有规模有特点有前途[N];北京日报;2006年
3 汲传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N];北京日报;2006年
4 徐飞鹏;研究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等工作[N];北京日报;2006年
5 徐飞鹏;本市认定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N];北京日报;2006年
6 ;本市“十一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发布[N];北京日报;2007年
7 记者 罗青邋通讯员 袁裕中;30名文化创意产业精英“露脸”[N];北京社会报;2007年
8 刘亚力;联合国筹建文化创意产业专门机构[N];北京商报;2006年
9 任思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要警惕贴牌生产[N];北京商报;2006年
10 朱裴;北京明年发布文化创意产业指数[N];北京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忠;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刘利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王伟伟;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周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扩散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陈燕;闲置空间再生中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8 王柯驭;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9 李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政策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10 潘维刚;文化创意产业迎应全球化的创新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琴;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艳杰;北京CBD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郑少云;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袁帅;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5 石旭东;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的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6 李一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公共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小燕;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D];重庆大学;2009年
8 江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颖;文化创意产业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刘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21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72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