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度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31 01:33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度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文化产业 协同度 复合系统 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区域”层面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区域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在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产业各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使其尽快成为各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要实现成为国家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其区域间、产业内部间的协同发展。因此,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首先测度了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协同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八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主要内容包括: 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域文化产业的自身特质,构建了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整体协同度测算模型。测算结果表明,八大区域文化产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差异较大,其中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及长江中游地区的有序度水平较高,而西北、东北两大经济较为落后地区有序度水平则非常低,有序度区域差异性较为明显;我国区域文化产业整体协同度水平十分低,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利用八大区域2004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创新能力及产业规模因素能够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发展,将妨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进程。 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产业协同的激励机制,健全产业协同的协调机制,优化推进产业协同的政策,完善促进产业协同的条件等。
【关键词】:区域文化产业 协同度 复合系统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插图索引11-12
  • 附表索引12-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3-15
  • 1.1.1 选题背景13-14
  • 1.1.2 选题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15-22
  • 1.2.1 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研究15-19
  • 1.2.2 协同理论研究综述19-20
  • 1.2.3 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研究20-22
  • 1.3 研究思路及可能的创新点22-25
  • 1.3.1 研究思路22-24
  • 1.3.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24-25
  • 第2章 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25-32
  • 2.1 区域文化产业协同的界定25-29
  • 2.1.1 文化产业的界定及特征25-28
  • 2.1.2 区域及协同的界定28-29
  • 2.2 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因分析29-32
  • 2.2.1 获取协同效益29-30
  • 2.2.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30
  • 2.2.3 拓展文化产业价值链,提升文化产业价值30
  • 2.2.4 提高文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30-32
  • 第3章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度的测量32-49
  • 3.1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32-34
  • 3.1.1 文化产业总概貌32
  • 3.1.2 文化产业各行业分析32-33
  • 3.1.3 文化产业的区域分析33-34
  • 3.2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4-35
  • 3.2.1 市场化水平低,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34
  • 3.2.2 产业链不完整,未充分发挥价值链增值效应34-35
  • 3.2.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支持多而不实35
  • 3.3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度的测量35-49
  • 3.3.1 协同度测算模型述评35-37
  • 3.3.2 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模型的构建37-39
  • 3.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9-41
  • 3.3.4 整体协同度的测算41-49
  • 第4章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9-55
  • 4.1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49-51
  • 4.1.1 政策环境49
  • 4.1.2 产业规模49-50
  • 4.1.3 市场需求50
  • 4.1.4 创新能力50
  • 4.1.5 人力资本50
  • 4.1.6 经济发展水平50-51
  • 4.2 模型构建、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51
  • 4.3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51-52
  • 4.4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52-55
  • 第5章 推进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55-59
  • 5.1 推进产业协同的激励机制55
  • 5.1.1 加强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55
  • 5.1.2 加强区域产业协同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55
  • 5.2 健全产业协同的协调机制55-57
  • 5.2.1 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56
  • 5.2.2 因地制宜,优化文化产业结构56-57
  • 5.3 优化推进产业协同的政策57
  • 5.3.1 加强对区域文化产业协同的政策引导57
  • 5.3.2 加大对区域文化产业协同的资金投入57
  • 5.3.3 完善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法律体系57
  • 5.4 完善促进产业协同的条件57-59
  • 5.4.1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文化产业融资的渠道57-58
  • 5.4.2 挖掘区域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潜力,扩大文化市场消费58
  • 5.4.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58-59
  • 结束语59-61
  • 参考文献61-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彦申;文化体制改革与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杨吉华;;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文锋;;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钱光培,高起祥;发展文化产业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抉择[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5 傅守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J];长白学刊;2004年01期

6 王天铮;;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传播;2011年04期

7 郑百灵,周荫祖;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当代财经;2002年09期

8 马敏;傅才武;;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文化政策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年02期

10 傅才武;陈庚;;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一个宏观分析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76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76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