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塑性面积单元的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塑性面积单元的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效应研究
【摘要】:地理现象和事物的空间格局、过程、机理等都具有尺度依赖性。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是空间分析结果产生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影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尺度效应和划区效应。本文利用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数据,探讨可塑性面积单元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过程和格局特征产生的影响,即文化产业空间尺度效应和划区效应。首先,将文化产业空间划分为60种方格网尺度;其次,利用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指数探讨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尺度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尺度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类尺度,并利用空间格局统计指数、轴线剖面分析法探讨七种特征尺度文化产业空间格局特征,来揭示文化产业空间尺度效应。划区效应是通过对比三种划区方式、两种划区方向文化产业集聚特征和格局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其方法和尺度效应类似。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文化产业空间尺度效应方面;(1)西安市文化产业在各空间尺度上呈强集中现象,统计单元尺度增大对文化产业空间集中程度具有“稀释”作用,即文化产业空间集中程度随着尺度增大而减小,但是这种减弱作用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尺度“阈值”,超过阂值尺度(格网宽度为1.7km左右),文化产业集中程度尺度“稀释”作用减弱。(2)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则先随尺度增大而增强,达到一定的尺度“峰值”之后,则随着尺度增大而波动减弱。(3)文化产业空间集中程度和集聚程度变化趋势尽管不同,仍然具有一致性,具体表现在变化的尺度范围,并且集中程度的“阈值”尺度和集聚程度的“峰值”尺度基本相同。(4)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变化过程中,文化产业空间沿着散点一轴带—团块的空间格局演变。微观尺度反映文化产业空间区位特征,中观和宏观尺度则反映文化产业空间圈层分布特征。(5)研究发现,统计单元尺度变化引起相邻文化产业密集区空间重构是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孤立的文化产业高密度统计单元会随着统计尺度增大被稀释聚合成低密度区域;文化产业低密度统计单元有可能随着统计尺度变化和周围的高密度统计单元聚合成高密度区域;空间上相近的高密度统计单元会随着统计尺度增大被稀释聚合成新的高密度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划区效应方面;(1)三种划区方式下,文化产业经向划区集中程度高于纬向集中程度,纬向区划下文化产业集中程度对尺度变化更为敏感。而纬向划区集聚程度高于经向集聚程度,经向区划下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对尺度变化更为敏感。(2)文化产业格局划区效应则较为复杂,在整体空间格局上表现为类型区空间形态、位置、范围的差异;统计格局指数中表现为斑块数量、最大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加权分维数等统计指标的差异,对低密度类型区和及高密度类型区影响尤为显著。内部空间特征则反映在峰值位置和密度的差异。(3)文化产业划区效应深受划区方式和统计单元尺度的影响。相同粒度下,统计单元长宽比越大,文化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差异也愈大。在精细尺度下,划区效应并不明显,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不同划区方式和划区方向下,文化产业空间差异也越大。
【关键词】:文化产业 尺度效应 划区效应 格局 西安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1.3 研究目标13
- 1.2 数据、方法、技术路线13-17
- 1.2.1 数据来源13-14
- 1.2.2 研究方法14-17
- 1.2.3 技术路线17
- 1.3 主要内容17-18
- 1.4 论文创新之处18-20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0-26
- 2.1. 相关概念辨析20-21
- 2.1.1 尺度20-21
- 2.1.2 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21
- 2.2 研究进展21-26
- 2.2.1 尺度研究进展21-23
- 2.2.2 可塑性面积单元研究进展23-24
- 2.2.3 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空间尺度的研究24-26
- 第三章 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尺度效应26-48
- 3.1 尺度变化对文化产业统计指标的影响26-27
- 3.2 文化产业集聚尺度效应27-29
- 3.2.1 基于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27-28
- 3.2.2 基于全局Moran's I的统计结果28
- 3.2.3 文化产业集聚尺度演化阶段划分28-29
- 3.3 西安市文化产业格局尺度效应29-44
- 3.3.1 格网尺度0.1*0.1km~2下文化产业空间格局29-32
- 3.3.2 格网尺度0.7*0.7km~2下文化产业空间格局32-34
- 3.3.3 格网尺度1.6*1.6km~2下文化产业空间格局34-36
- 3.3.4 格网尺度2.9*2.9km~2下文化产业空间格局36-38
- 3.3.5 格网尺度3.7*3.7km~2下文化产业空间格局38-40
- 3.3.6 格网尺度4.8*4.8km~2下文化产业空间格局40-42
- 3.3.7 格网尺度5.7*5.7km~2下文化产业空间格局42-44
- 3.4 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尺度演化规律44-48
- 3.4.1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尺度演化规律44-45
- 3.4.2 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尺度演化规律45-48
- 第四章 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划区效应48-70
- 4.1 文化产业集聚划区效应48-56
- 4.1.1 格网宽度1:248-51
- 4.1.2 格网宽度1:351-53
- 4.1.3 格网宽度1:4和1:153-56
- 4.2 主城区内文化产业格局划区效应56-68
- 4.2.1 粒度为1时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划区特征56-59
- 4.2.2 粒度为256时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划区特征59-62
- 4.2.3 粒度为841时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划区特征62-65
- 4.2.4 粒度为2304时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划区特征65-68
- 4.3 文化产业划区效应规律68-70
- 4.3.1 文化产业集聚划区效应规律68-69
- 4.3.2 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划区效应规律69-70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70-74
- 5.1 主要结论70-71
- 5.1.1 尺度效应70-71
- 5.1.2 划区效应71
- 5.2 讨论71-74
- 参考文献74-82
- 致谢82-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玉麒;林康;张莉;;市域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的方法探讨——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2 谭肖娟,林建;左江流域种植业区划[J];人文地理;1994年04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俊飞;;山西省林木育苗自然类型区划分初探[A];山西省林木种苗建设研究[C];2007年
2 耿海清;陈帆;刘杰;;基于资源环境条件的煤炭工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划分[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3 叶猛;;高中生的课堂智慧与第二智慧——有感于中科大教授顾均的“第二智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4 李飞;佟连军;刘兴土;;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差异及其特征分析[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邵景安;魏朝富;谢德体;;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鲁向平;;陕西省不同类型区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方向与突破口[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九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博夫;后旗划分三大类型区发展生态效益型林业[N];通辽日报;2011年
2 陈圣强;我省部署四大沙化类型区分类治理[N];陕西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燕德瑞;山西丘陵沟壑区沟底造地工程分区与规划设计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徐涛;仙桃市耕地质量监测类型区划分及监测单元布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振锋;基于可塑性面积单元的西安市文化产业空间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冰;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定位及管理政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苏艳平;河北省大名县故河道沙土类型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870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870981.html